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剑魔”独孤求败的四重境界

(2008-09-26 00:08:26)
标签:

文化

金庸笔下

独孤求败

分类: 金庸笔下

文◎书生刀客|令狐琅

    金庸塑造侠客形象,有时浓墨重彩,有时仅仅顺势勾勒,但这些手法上的技巧只是人物塑造、寓意表达的需要,丝毫不影响人物的传神程度。比如《射雕英雄传》中五绝之首,当时被公认的天下第一高手、全真教主“中神通”王重阳,《碧血剑》中亦正亦邪、亦狂亦侠、武功高绝的“金蛇郎君”夏雪宜,《神雕侠侣》、《笑傲江湖》两部书中都提到过的打遍天下无敌手、一生求败而不得的“剑魔”独孤求败——到了杨过无意中发现“剑冢”之时,读者才恍然悟出独孤求败爱剑成魔、孤独寂寞的武学与人生四重境界。

    “剑冢”无甚稀奇,只有几柄剑、几条遗刻而已,并无剑谱秘笈——难怪杨过见此情景也不由得微感失望。一般认为,如想获得武学的诀要,要么得到神功秘笈,要么听武学高手论武说法,要么从名师,要么从高手过招中领悟。金庸却另辟蹊径,在武学的叙述描写中别开生面——从兵刃上去参透高深的武学修为、人生境界。其实,这“剑冢”之中所埋藏的何止是四柄剑?它在用一种别样的方式记录着一位绝世高手一生习武的历史。

    第一柄剑:“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余河朔群雄争锋。”这柄剑是主人二十岁之前所用之物,代表了一种剑艺的层次与境界:凌厉刚猛,无坚不摧。

    第二柄剑:“紫薇软剑,三十岁之前所用误伤义士不详,乃弃之深谷。” 这柄剑是主人三十岁之前所用之物,代表了一种剑艺的新层次与新境界:去“凌厉刚猛”而取“柔”与“巧”。

    第三柄剑:“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之前持之横行天下。” 这柄剑是主人四十岁之前所用之物,开始了一种全新的剑艺境界:重剑无锋、大巧不工——这是对柔软、灵巧的一种反驳与升华的境界。

    第四柄剑:“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 这柄剑是主人四十岁之后所用之物,可见独孤大侠此时已经达到了一种最高层次的绝顶境界:返璞归真、不滞于物、无剑胜有剑。

    独孤求败不愧为“剑魔”——相比之下,《笑傲江湖》中被风清扬、令狐冲奉为圭臬并使得令狐冲得以快意江湖的“独孤九剑”,不过是“凌厉刚猛,无坚不摧”(有进无退)与柔软机巧、灵动异常(活学活用、有招无招)的结合,顶多是独孤求败二十岁至三十岁之间所创的剑法,远未达“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的境界,更无“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无剑胜有剑之境”的踪影。独孤求败一生的经历、感想、叹息都埋在剑冢之中,他为剑而生,剑就是他的灵魂,也是他生命的寄托。只有一个爱剑胜于爱自己生命的人,才能够为剑道而去“求败”,才能将剑珍藏于俯仰空阔的山巅,而自己的遗体却不知所终。

    杨过发现“剑冢”之时,独孤求败早已仙逝,但他仍然参透了四柄剑以及剑上遗刻所表达的先辈的这四重境界——或许冥冥之中已经安排了这位独孤大侠的后世知己、剑道传人。这四重境界中,杨过已然经历了前两重,在独孤求败故友神雕的帮助下,他开始了对后两重境界的体验——这不是一种简单的重复,而是用杨过的人生更深刻地注解独孤求败的四重境界。

    杨过的性格与独孤求败确有几分相似。少年杨过,年轻气盛、宁折不弯,正是凌厉刚猛的脾气秉性——在桃花岛与武氏兄弟斗殴时已可见一斑,而在终南山全真教中骂师叛教,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时杨过的武功不值一提,但那种刚猛凌厉的气势却已初见端倪。

    在古墓中师承小龙女,成为古墓派传人之后,杨过开始进入“紫薇软剑”阶段。虽然性情偏激依旧,但学习了至灵至巧至美至柔的古墓派武功后,已足够独挡一面,叫人刮目相看了。也是在这个阶段,他为报“杀父之仇”险些错杀了郭靖,幸亏悬崖勒马、幡然醒悟,才避免了类似当年独孤求败“误伤义士”的终身遗憾。

    自发现独孤求败剑冢、结识神雕之后,杨过开始步入他武学的第三重境界,开始了悟“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的真谛与奇妙。因神雕而学绝艺、得重剑、悟大道,这看起来似乎离奇,但这奇中有真——后来的雨中练剑、溪中练剑、雪中练剑等,无不是参透独孤大侠境界的一种生活化的注解。到达这重境界之后,杨过佩重剑纵横江湖,一剑将金轮法王师徒压在地上,这应该说已经是一种接近无敌的境地,但直到小龙女跳入深潭,杨过再赴深谷、被神雕引至海边,才开始了这最后一重境界的修炼。

    杨过种种练剑的方式,无不是对独孤求败当年不同境界的一种体尝——在海潮之中练剑,且能够丢掉重剑而以木剑与海潮相击,这显然已经达到了独孤求败“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的境界,尔后的“自轻至响,自响至轻”、“欲轻则轻,欲响则响”,终于实现了“无剑胜有剑”的自我超越。

    杨过的人生经历、武学境界的提升过程,与独孤求败留下的四柄剑、遗刻紧密契合——剑艺的境界,实则人生的境界。杨过练就“重剑”之时,人已独臂、满心孤苦,性情依然偏激孤傲,不过其言其行好似重剑无锋,少了刚离古墓时的花巧。而一旦练成了“木剑”进而“无剑胜有剑”之后,杨过的性格已经彻底改变了——完全不似以往的偏激、机巧、佻脱,而是本色、谦恭,去世间不平事却始终不留姓名,只以“神雕侠”名之。这些改变,与独孤求败当年如出一辙,因为他们的“剑艺”与他们的“人生”都已达到了巅峰极境的“孤独”境界。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