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书事 |
分类: 书及其他 |
我以为白耳夜鹭是一种鸟——它倒确实是一种鸟,一种类似恐龙般的“被认定灭绝的”“稀有鸟类”——书中是这么说的。但这跟这本书乃至这个故事有什么关系吗?像个隐喻吧。
我以为这是一部外国长篇小说——我分明记得我是在外国文学分类里发现的嘛……
捧书在手,读着粘在塑封上面的几行黑字:蒲松龄短篇小说奖得主,《收获》文学排行榜备受瞩目女作家……半天都反应不过来,一度我甚至有点怀疑自己的眼睛,明明,确认过…眼神…的啊……
确认过眼神。这不是我想要的书。
带着这样的抵触情绪,漫不经心地读下去,却很快就被吸引了。不是情节。当然,情节也是一部分。但还有,叙事——方式,文笔,作者驾驭故事的能力,等等等等,那种含而不露又呼之欲出的情绪……总之,一切都好,歪打正着的好,跟爱丽丝·门罗以及卡佛的手法有点神似,虽然力道显然不够,没有爱丽丝·门罗和卡佛那么老练饱满。但也已经相当不错了。
写了这么些,都是有关于第一篇,《白耳夜鹭》。其余的倒也不是都了了,而是相对放松——我以为。有一篇《歧途》看得比较惊心,前面的三分之二都稀松,但后半部,设在故事里面的那个故事——《小灰兔的故事》,非常好,给人的感觉就像图穷匕见,好戏在后头。最后两篇也都很可以,《路过是何人》和《神枪手》。我更喜欢《路过是何人》些,看似絮絮叨叨拉拉杂杂实则肌理绵密紧凑结实很见功底。第二篇最差,《初雪》,——仍然是我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