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2014-04-25 13:14:36)
标签:
皇帝面目所以然封面风韵 |
分类: 书及其他 |
这一次的《将饮茶》又买重了。这是第几次干类似事情了我自己也记不清了。但以前都是国外名著有意识的选了不同的译本,这次则纯粹是自我误导——百度上搜到《将饮茶》这一篇发现全无印象,于是就认定是之前的杨绛文集不曾收录的。但好在有惊喜——书的封面简单清洁,而且我发现,上面的书名——那个“茶”字,赫然就是一个鲜活的“人”。
其实我是不相信从一个人的字体能看出人品人格之类的东西的说法的,这大概缘于我向不能领略书法之美——要么全无感觉,要有什么发现的话一定是从中看到了人——这有点近妖,是吧?
“瘦金体”我算比较喜欢,但研究来研究去,看到的永远只是一个纱帽红袍形销骨立意态疏淡的宋朝皇帝,且每每总是红袍。为什么必得是红袍,自己都不明其所以然,想必是看多了徽宗画像刻在脑子里了。总之黄袍就不成,面目瞬间模糊了。而怀素狂草,一眼之下则是一群双鬟高耸眉眼舒舒的飞天形象——不是一个个,是一群群,自在轻狂洒落通脱。然而这感觉从何说起我却仍是不甚了了,因为我既不了解怀素其人,也没亲见过敦煌飞天。可,可是,还有。我以为——所有,所有笔体圆润的古代隶书,都近似圆胳膊圆腿的垂髫丫丫恬然自嬉……
呃,你大概也发现了,我说的所有这些相像都是古人,书法也都是古人书法,作者都活在很远很远我们梦魂不到的年月。是的,今人的书法我是不看的——因为不能分辨其优劣,连那些印了字帖给学生临摹的我也并不能相信,——焉知不是附会奉承。而那些流经了若干个朝代仍没被尘埃湮灭的我理所当然地以为是经过了时间的淘洗也经得起岁月的推敲只需欣赏而不必费力甄别的——钱老先生这个是我第一次在现代人身上的无意识发现哈。
《将饮茶》封面上这个“茶”字看起来风韵宛然,活脱脱戏台上一个神情灿然将身欲走水袖微曵的古装美人,而且是愈看愈像,简直活色生香举步能移开口即语如在眼前。翻看简介却原来就是钱钟书先生手笔。怪不得看起来如此有情。
然而待得我自己在纸上写下这三个字,却发现这“茶”字其实原本就是一种姿势,而非一个名词一种意象。于是又悻悻然生出疑惑:所谓“茶道”“茶文化”,亦即做样子给人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