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上看书(一)

(2012-03-23 16:13:20)
标签:

杂谈

命运

可读性

书评

海明威

分类: 书及其他

这段时间在网上看了几本书——我一向认为花几十块钱就能买到别人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思考结晶实在是太合算的事。虽如此,很多喜欢的书还是舍不得买的。毕竟,活着还有比书更必需的——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但那黄金屋是不能指望它挡风雨的,那千钟粟,也是解不了饥的。所以大部分小说类的书只要在网上能搜到的就只是在网上看了就算了。

但我的时间我是珍惜的,所以也只看喜欢看的,愿意为它付出时间的。

懒得下载,所有的,都是收藏了在线看的。

最先搜的是海明威的《流动的飨宴》,这书本来是要买了看的,但网上缺货,遍寻不着,然后百度,搜到了,真是说不出的欣喜,但看到春天来了就没有了,怎么看也觉得巴黎生活才刚刚开始,但就是没有了,而且再也搜不到其他的读本,真无可奈何之至。如果有书在手,至少可以确定到底结尾了没有啊。这样悬着,如鲠在喉。哎,没了就没了吧,如果海明威自己不愿意写下去,谁又能拿他怎么样呢。何况辽阔渺茫的网络。

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据说是取材于高更的生平,所以是怀了极大的期待看的。但不知是翻译的缘故还是为着什么,读来全不吸引人,虽然故事本身是极有可读性的。作为小说来说,仿佛不是毛姆笔法。网上没有显示译者,这就更让人怀疑。

村上春树的《好风长吟》。该算好书吧,通篇模糊黯淡,如同进入一个不通畅的幽深隧道,下意识的摸索着走下去,走下去,以为总会遇着什么,或者会有阳光在前面从石缝间射进来,然后看到出口。一直的走,一直走,到得尽头,发现并没有,尽头仅只是尽头,仅此而已。关于这个,不由的要想到日本文化,唔,我想起在张爱玲的《双声》里炎樱对于日本文化有过一个雾与山的精辟比喻:“他们的雾,后面没有山。”你总以为一定还有什么,其实什么都没有了。还是用炎樱的话:“一眼看到的,就全在那里了。”这是不能不让人有点失望的。倒是那些精炼的半拉子问句却好。更好的是,一本书看完都不明白情节跟题目有何瓜葛。

简.奥斯汀的《劝导》,一如奥斯汀的其他几部小说,挺好看的,情节简单,不需动脑,开了头就渴望看到结局,只是经常是半句话或者半段话就没了下文——网上不花钱能看到这些名著,也没有理由抱怨。连蒙带猜的也别有意思。看完后直接链接到《诺桑觉寺》,看了几章,仿佛轻喜剧的感觉,不喜欢,off掉了。一般不这样,尤其这是唯一没读完的简.奥斯汀的书,无聊时也许会接着看完的吧。

卡佛,卡佛,从读了《大教堂》后我没有再看过卡佛的其他书,因为太过原始,太接近生活底色,看完总有很久的不快。百度时一不小心看见了《当我们谈论爱情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这题目太诱人,遂看了,不很认真。一如既往的不快——相对于粉饰矫情,我们更不能接受真实。

其实不是更喜欢外国名著,只是不喜欢完全叙事性的书。我爱看的书,一定是要它各方面都最好的,尤其要文笔好。虽然自己朽木一块,却不能容忍作者二流——平庸的人往往更挑剔些,这就像懒散的人反而嘴刁——口味使然,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搜尽枯肠终于想起还有阿袁。

之前读过她的《鱼肠剑》、《俞丽的江山》、《郑袖的梨园》等当时能搜到的她的所有的小说,每一篇都非常喜欢,有初见张爱玲时的惊艳。这次发现了《子在川上》,这里不再仅仅是文笔,更从容精炼的模拟出高校现状,有儒林之风,叹为观止。另外又一口气看了《蝴蝶的战争》,《女人的幸福》,好像都和之前的文风没什么不同,印象不深。

而后好容易又搜到了《姹紫嫣红》和《锦绣》,都非常好,《姹紫嫣红》写尽了人情的凉薄势利,钱生万物的感觉,如果你没有体味过,可以来这儿间接感觉一下——很写实的。《锦绣》的好,怎么说呢,还是要从不愉快的感觉里得来。锦绣的镇静与呆板中,藏着无人能解的仓皇无助,其实我们全都一样,深埋于荒谬与荒凉的外部环境,内心不为人知的生之恐惧,绵延盘亘生生不息。到底是谁在主宰这荒唐的人间世和一个卑微女人的命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网上看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