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忆旧游

(2009-04-30 20:51:23)
分类: 踏水留痕

明天出去玩,不知怎么,竟是兴味索然。一向是最爱玩的,但这次却总觉提不起劲来。想起去年七八月间去绵山,那次的感觉倒特别好。趁着还没忘记,把那次的感觉记一点吧。有些东西,过去了就再也寻不着痕迹了。

 

绵山的出名主要在于寒食节(清明节)的来历,而寒食节,是专为纪念介子推的。那天不是节假日,游人不多,天气很好,山间云雾蒸腾,一泓清流沿路盘旋而下,虽说水流很小,但山却因此水而显得灵动秀气,不那么贞静。我一个人跑跑跳跳特别开心。但还是觉得一路上除了山本身外人文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而山与松林在雾气缭绕中,与我们隔着一段足以造成隔膜的距离——因为没有路,只能远远地观望。我对非自然的东西不是很有兴趣,但仔细看了壁上介绍还是觉得火烧绵山是足够奢侈又特别夸张的盛事。当然有些人,是比自然更值得历史记忆的。

真正感觉好的是登山的过程。走惯了乌沉着脸的柏油马路,脚踩在活泼的石子路上,脚下的凹凸之感格外真实而亲近。一个人远远地离开了众人,跑上去又返下来,只嫌路不够长。 

然后惊鸿一瞥的去看了灵石王家大院,王家大院的价值主要在于院内雕刻。重门无数,庭院深深。门前的雕刻很多,大多是整块光滑的黑石雕成的。看着那些雕刻,才发现原来石头也是可以这么美的,乃至万古不灭;原来古时有钱人的生活也是精致而堂皇的,当然今天看来还是很古朴。印象深的是那个乌溜光滑的石竹门和门前的台阶都是书桌形的——这不能不说是可怕的,读不好书连门都不好进的——据说寓意在寄望子孙读书上进;还有教育儿子孝敬父母和媳妇孝悌公婆的图案,都特别的雕凿在出出进进的台阶跟门廊上,让人触目警心,低眉回首都无处可躲。总之二十四孝及孔夫子那套三纲五常在这里有着极其完美的体现。但五子登科那一个好像还不错,想是因为科举及第于今也还合乎读书人的进身之道,故有从善之感。然后就只记得一幅一个年轻的媳妇给老迈的婆婆喂奶的了,这很让人恶心,恶心到嫌恶。

 

最后又走马观花的逛了平遥古城。古城没有传说中的好,想必是因为不懂罢。终于走得脚都抬不起来了方打道回府。徒步旅行,原是需要体能的。可我们这又算什么徒步。

对了,还有一点值得记取的。在平遥古城中曾被诓进二郎庙给一个道士算命,好像还挺准的。易经本是神奇的,由那些假面道人道来就更其诡异。然后大家都许愿,人人求平安,独我求发展,仿佛大有前途似的。可是,没有发展,活一万年又有什么好,宁肯活有兴味的一天,也不想过百无聊赖的一生啊。其实就我这样能有什么发展呢,可见不止算的瞎算,求的亦是胡求。

在这之前还在一个小庙由一道士领着看了看每个人的护佑神,密密麻麻的一群或大或小的泥神,或凤冠霞帔,或羽裳长髯,热闹而静默的团团挤在一个狭小的祠堂,仿佛任时光飞逝而他们一直都在热烈的开会,各人面前香供寥寥,形容各具。我的护佑神是哪位我忘记了,只记得那道士告我说:“你的一生就全靠她保佑呢”,我忙双手合十冲着那素未谋面的神像长长的作了个揖,极欢快的道了一声:“多谢多谢,劳驾您!辛苦了。亏得您这么多年来一直保佑我——保佑到这样!”同伴连那道士都为之乐了。这也算是给这一遭的一个总结吧。

 

想着想着,好像那过去了的一天又跨过时间的河折回来了似的,有着无限多的可忆之处。可见过去了的日子也不全是惘然。但不能写下去了,明天要早起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
后一篇:由梦境想开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