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个红手印能揭开公款消费的盖儿?
(2011-05-27 08:21:31)
标签:
曾兵杂谈 |
提起红手印,曾兵就异样的感觉。杨白劳为了还地主黄世仁的债,被迫按下血手印,失去了唯一的闺女喜儿。小岗村民为了生存,立下了18个血手印的文书,开启了新中国农村土地承包到户的第一扇窗。如今,广东电信汕头市潮阳分公司员工实名举报高管公款消费,并有高管吃喝后留下的“实物图像”证据,留下16个红手印及电话号码,他们能得到或失去什么,又能揭开什么呢?
据称,爆料帖发布的第二天晚上,广东电信就派遣7人调查小组及律师赶赴当地调查此事。16个实名举报人被分别叫去谈话,询问是否是爆料者本人,并解释购买这些茅台酒的用途。广东电信在声明中表示,“公司购买了一些茅台酒,用于市场业务拓展、客户关系维系和外事活动”。并称,对于酒的使用一直进行规范管理,并没有发生该帖所述的个人使用、内部使用等现象。广东电信方面称,经核查,该帖子所述内容涉嫌虚构、捏造,公司已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并将保留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的权利。
广东电信方面意识很清醒、思维很混乱。说清醒,是因为广东电信能找到关于“公喝”茅台的理由:市场业务拓展、客户关系维系和外事活动。如此就与奢侈浪费无关了,就不违背厉行节约的规定了。曾兵以为,这样的理由并非广东电信的首创,凡是“公喝”茅台,大多有这样的说辞。中石化当初面对“茅台门”时,也是采取的如此伎俩。说混乱,是因为在面对公共危机之时,不正面积极的应对,相反还要强调“酒的使用一直进行规范管理”,并没有发生个人使用、内部使用等现象。“公喝”茅台早已是央企挥霍的遮羞布,如此自圆其说的解释,显得多么疲软无力。
老人家说:“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而广东电信正相反。中石化当初要追查“内鬼”,如今的广东电信更是强硬,不仅公开批驳网帖内容“涉嫌虚构、捏造”,还要“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其意是公开告诉人们,“公喝”茅台有理,既然有理,那就一定是要把“公喝”茅台进行到底了。真是欲盖弥彰的荒唐逻辑。国家审计局对央企17家企业进行审计,发现诸多违规违纪问题后,国资委曾强调,要对国有企业进行规范管理。或许是因国资委离广东的距离远吧,领导的指示还没传到广东,不然,广东电信的高管为何又端起盛满茅台的酒杯呢。曾兵猜测,或许,广东电信的高管们,是一边喝茅台,一边学习理解国资委领导要求吧。
更令人担心的是,16个实名举报的员工,可能还面临着承担“虚构、捏造”甚至“诽谤”的法律责任。据说,这16个人目前还在原岗位工作,但以后将如何?曾兵以为,大概不会有好果子呢,因为在对待“叛徒”的问题上,我们有着传统。近日报道,地处新疆的某大型国企,因为夫妻中的丈夫辞职,结果妻子全部被发配为清洁工。当有记者调查时,官方解释说,是工作需要,而对为何如此统一安排时回答,很偶然。草根面对黑恶势力为何不敢声张,面对贪腐官员为何不敢举报?或许,从上面的实例中,可以发现一些倪端。
广东电信16个员工的红手印能带来什么?能揭开什么?恐怕这一切都很难说。“刑不上大夫”,制度、规章是只对下、不对上的摆设,解决中国的问题,首先就是要“领导重视”。所以,希望更高层或第三方介入,彻底查清广东电信的茅台事件,让公众明白,广东电信到底买了多少茅台酒,花了多少钱,这些酒进了谁的肚儿?恐怕,这些也很难。或许是曾兵悲观了些,在强权当道、民意不畅、监管乏力的情况下,三公消费,恐怕是永远也解不开的结,永远揭不开的盖儿。
新闻链接:
http://news.cqnews.net/html/2011-05/26/content_65128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