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想:个税起征点或将定在3500元
(2011-05-19 08:30:57)
标签:
曾兵杂谈 |
时下,个税起征点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从全国人大法律草案征求意见管理系统中看到,截止目前,个税修正案意见达22.4万条,据说创单项立法意见数之最。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人们参政议政的热情在提高。关于个税起征点,官员有基本原则,专家有理论见解,草根有切身体会,虽然立场各异,但都有自己的依据支撑。在各方力量焦灼抗衡之下,个税的起征点似乎变成一个很缥缈的事。目前有一种观点,认为个税起征点提高到4000元或者5000元,但希望非常渺茫。曾兵身为一介草民,没有官员稳定中央、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大局观,也没有专家高深的理论修为,只是从感性认知上对个税起征点进行大胆猜测。曾兵以为,个税起征点在3500元相对比较靠谱。其理由主要有三。
其一,个税起征点是官员能力的较量。从表象上看,个税法案出台是社情民意的大势所趋。从过程上看,官方、学者、民间观点各异、争论不止。而从本质上看,法律出台的最终决定权还在于官方官员,专家学者的背后总是有官员的影子。在个税法案出台过程中,各种观点和争论就从停止过,草案为何定在3000元?据说,最主要的依据是来自于官方的统计数据。官员及专家们就是按照所谓最科学、最精准的数据,才定出了3000元这条红线。试想,如果最终的法案大大突破这条红线,比如达到5000元,那将是怎么样的一种结局?决策失真失误,必然是官员失责失职,还不得撤换掉一大批官员。曾兵以为,在这样背景下,个税起征点不大可能会有较大的改变。
其二,个税起征点是尊重民意的姿态。个税草案征求意见的时间为4月25日至5月31日,按照目前的意见数量增速,可以预见,到结束时意见总数可能会超过35万条。面对如此海量的民意,相信全国人大会有关注、有所举动。到底将个税起征点设定在哪合适呢?曾兵以为,3500元可能是一道坎。这至少有三个好处:一是,算是对民意的正面回应,至于为什么要提高到3500元,统计部门可以有大量的数据支持,专家可以出来讲其科学合理性。二是,政府和官员面子上好看,个税起征点与原草案相对虽然略有改变,但毕竟没有出现颠覆性改变,仍能维持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团结稳定局面,更重要的是,官员们谁都不用承担责任。三是,还可以此为契机唱唱颂歌,宣扬一下是多么尊重民意。至于草根的切身感受,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其三,个税起征点是平衡利益的砝码。近日,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联合召开座谈会,邀请10余位专家就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发表意见。从报道来看,专家的观点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有的坚持3000元个税起征点的科学性,有的认为个税起征点的设置应有一定前瞻性,有的认为应按照地区发达程度不同进行差异性确定起征点,有的建议调整税率结构。与此同时,在各大门户网站、论坛、微博上关于个税修正案的讨论热度非常高,曾兵查看了凯迪数据的调查,超过90%以上的网友建议将个税起征点定在5000元或以上。农民有句俗话:“听拉拉古叫还不种地了?”无论最后征求意见的结果如何,官方肯定还是有一定之规,不会太听“拉拉古”叫。
在曾兵看来,个税修正案出台本来就有些勉强,而最后能定在3000元,说明支持这个征点的势力非常强大。虽然网民要求提高起征点的呼声很高,但上网提意见的人数相对于纳税人毕竟属于少数,能不能代表所有工薪阶层所有纳税人的意见,完全取决于当政者的理解。提高到5000元、8000元甚至更高的起征点要求,与官方手里掌握的数据就相差更大了,必将是网民的一相情愿。曾兵以为,在广大网民呼声很高的情况下,即要捍卫中央、地方财政税收,又要避免因政策失误而使政府形象受损,还要对网民有一个交待,所以,个税起征点提高是必然的,但绝不会如想像的那么高,其博弈的结果,最大的可能是定在3500元左右,最高也不会超过4000元。等着瞧吧。
新闻链接:
http://business.sohu.com/20110517/n307728085_1.shtml
http://www.npc.gov.cn/COBRS_LFYJ/user/Law.j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