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时女人不穿内裤之谜。

标签:
赖清辉古时女人不穿内裤健康杂谈 |
分类: 性福路(两性健康) |
⊙赖清辉
现代人以穿内裤为文明,不穿内裤被视为有伤风化。时下,女人不穿内裤,又显得非常时尚。然而,在咱们中国古代,女人穿不穿裤子都是件极为重大之事,道德家们甚至把女人跟裤子的关系与国家的长治久安扯上瓜葛,认为女人穿上裤子,两条腿分立,是极其不成体统之事。正是这种观点,让女人在千年里都不穿裤子……
《易经》里有句话:“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我们的老祖宗那时候,男人们上衣下裳,女人们就只穿长袍。穿裙子的男人们撩起衣角渡河去会情人(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野且!《诗经·褰裳》)。当然,裙里面也不是光溜溜的两条腿。裙里面所谓的裤,其实要称作“胫衣”,只是遮住两条小腿。
女人们偶尔也穿这种没有裆的套腿裤。好玩的是,政治和权力最终给裤子加上了一个裆,不仅解放了身体,也解放了生产力--此后的底层人民就一直喜欢穿这种方便行动的服装。
《汉书·上官皇后传》里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大将军霍光权倾一时,当时的皇后是霍光的外孙女,也是另一位权臣上官桀的孙女。为了保证权力可以延续下去,霍光希望皇后独享皇帝的床笫之欢,生个皇位继承人。皇帝身体不好,也没有汇仁肾宝,皇帝不好,大家都不好。
识眼色的医官和侍从们马屁拍得恰到好处,他们劝皇帝,您身体不好应该少作运动,即使做有皇后就够了,您要实在管不住自己,也好办,让宫女们都穿上有裆的“穷裤”,再系上几条带子。即使皇帝“兽性大发“,一时半会也解不开,不能随时随地行“周公之礼”了。这位不幸的皇后还是没有生下一男半女,还在15岁时成为了寡妇,一直到52岁去世。
倒是南北朝时期的胡女,穿着到臀部的短褶,腰间束带,下身是裤口很宽的大口裤,十分精神。胡服热潮席卷唐初风尚,女子们穿翻领长袍,束带,穿紧口裤和皮靴,俏丽可爱。
然而裤子真正成为中国女人的常服,还要再过一千多年。两条腿分立,成何体统?!尤其是女人,穿裤子就是明显要勾引男人嘛。道德家们虎视眈眈,希望把女人们掩在宽袍大袖里,失去本来的女性性别特征,来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至于那种只能护住腿部的“胫衣”也并未随着历史的演进而消失无踪。1949年之前的北方,只有两个裤腿的套裤,是老年女人过冬的常备。这种套裤中间絮棉,穿的时候,把两条裤腿套在裤子外面,用带子系在裤腰带上,扎紧裤脚的裤脚带。套裤把冷风阻挡在外面,上了年纪的人可以过一个融融的冬日。
从性爱角度来看,不穿内裤的女人往往值得向往。年轻男子对于性爱的渴望使其焦虑而压抑,那些不穿内裤的女人则提供了被观测时的“放荡”内容。性爱的幻想,记录着每个年轻男子的青春期,女人穿与不穿内裤,便有了重要的社会价值。
女人不穿内裤,有其历史传统。王小波在他的《红拂夜奔》里写道:“洛阳大街上的妓女对红拂是最不客气的了,动不动就转过身去,撩起裙子来,给她看光溜溜的屁股。见到了这些屁股后,红拂才知道这些人原来不穿内裤。不穿内裤仿佛是要突出屁股,然而那些屁股本身并不好看。然后她们又转过身来说:想逮人吗?回去打听打听,老娘是几进宫!”
洛阳城里的妓女不穿内裤,虽无记载,但考校野史笔记,不难发现王小波描述的贴切。但她们有无“几进宫”的光辉事迹,却不得而知。
三代以来,女人下体无衣,到了汉朝才穿上开裆裤。《汉书.上官皇后传》说:“虽宫人使令皆为穷裤,多其带。”所谓“穷裤”,便是开裆裤。穿开裆裤的目的是方便大小便,然则不穿内裤,便也顺理成章。如此情形,至少延续到了唐朝。日本人以唐装制成和服,似乎女子着和服也不穿内裤。
也有人说和服是“吴服”的改造,来源江南八百童男女。女人不穿内裤,保留了古代中国人“衣”的基本特点。“日本人惟一的发明,就是男人的那块兜裆布,至今还留在相扑力士硕大无比的臀缝里。”
先祖创造内裤,以保护性器官为第一要义,又用来维护体面,于是便成为文明的产物。时光轮转,用以护体的内裤如今已以束缚身体为己任,或以三角紧绷于大腿内侧,丝丝入肉;或以三线缝合,以为点缀。
保护的功能既不存在,那么能否遮挡私处,似乎已无必要。所以,前卫女性们到底穿不穿内裤,已无关大局,更与文明无涉。除去“春光乍泻”的
“意境”,余下的便只有性爱的诱惑。观念开放已久,性压抑的年代早已“逝者如斯夫”,夫妻扪虱夜话,内裤倒成为性爱的障碍,不如跨越障碍,放弃束缚,返回自由,来得痛快。衣服的作用,以保护身体为最高;又以恢复身体的自由为最高境界。内裤既然成为累赘,那么不穿也罢。
古代少女内裤里的秘密
抹胸的颜色,多半是妖媚的桃红、水红或葱绿色。“这尤三姐松松挽着头发,大红袄子半掩半开,露着葱绿抹胸,一痕雪脯。底下绿裤红鞋,一对金莲或翘或并,没半刻斯文……”(《红楼梦》第六十五回)被作为欲望对象的尤三姐“以彼之身,还施彼道”,竟是“他嫖了男人,并非男人淫了他”。
卧室之外,闺阁小姐们要在胸衣外面加上层层宽大的短衫或长衣。在一个勃起的阴茎中也能读出良心的美好的道德社会,女子们被迫煽起欲望然后抵制欲望,为火热披上冰衣。
两痕雪脯
然而少女内衣最早的功能不过是取暖。是一种称作“襦”的短衣,不加絮,不用帛,不外露,齐腰身。后来出现了“裹肚“。《老学庵笔记》说:“裹肚则紫地皂绣”。即在紫色的底子上加黑色的刺绣。裹肚又叫“兜肚”,用一块菱形状的布护住胸腹,用带子套在脖子上,左右两角钉上带子系在背后。正宗的兜肚绘制有“蛙”图案。因为蛙的图腾是女娲氏部落的标志。
关中人迎娶新娘的花轿前,常挂着一对高挑的花肚兜,绣着大蛤蟆的花肚兜是新嫁娘的“开路神”。过毒气甚重的端午节时,娘家人送给女儿的礼物里也有手绣蛤蟆纹的兜肚。
物质的遮蔽最终让位于揭开遮蔽的欢愉。对隐藏在衣服背后的身体销声匿迹的恐惧,男人们比女人更不能容忍。葱绿抹胸下的两痕雪脯是男人们进入肉体世界的边境之地。
三点江山
据说有政协委员提议,不仅立法保护女性免于“性骚扰”,也要保护男人不被女人“性骚扰”。报道这条新闻的同时,电视画面频频出现穿吊带衫的街头美女。该委员的意思好像是说,女人们的这一点点裸露不仅骚扰了男性,也可能激发男人的性本能而使之演变为骚扰者,男人成为双重受害者。
既然全球气候越来越热,女人们决不会舍弃穿吊带衫的自由,男人们就只能冒成为“性骚扰者”的危险。因为如果他们不能自控的话,在不仅不穿内衣还要着透视装的唐代,也许会犯下更严重的罪行,比如强奸罪。
四掩经期
时尚界不断推出内衣外穿,丁字裤等新的内衣流行风尚,不过是在反复证明一个道理:对于每一个衣裳齐整的文明人来说,这种程式化的变化或者反常已经成为一种艳情的表达符码。男人们仍然在教导女人何时以及以何种方式穿衣和脱衣——据说最成功的内衣广告词都出自男人之手。
如果现在的时髦姑娘重新回到古代社会的农村,她们一定要叫苦连天。最痛苦的可能就是没有内衣穿。那以前的乡民们,无论男女,都是穿大裆裤的。大裆裤有三大:裤腰大,裤裆大,裤腿大。裤腰是另上的,卷一卷,用腰带束起来,或是通过拉紧宽松的上围和卷起折缝间留出的衬头束在腰部,干起农活来才方便。
女人们的大裆裤,唯一区别于男人的是颜色。少女多为红绿,徐娘的则是黑和蓝。
我们不大能想象过去的衣装。虽然符合极简主义,却极不合乎卫生需要。大裤腰里是虱子安眠过冬的好居所,女人们也不过是在裤裆上缝上一块布,经期弄脏了,拆下来洗洗而已。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