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生公开手机号引争议。

(2012-09-23 19:49:05)
标签:

赖清辉

杏林漫话

电话问诊

健康

杂谈

分类: 医者心(杏林漫话)

文/赖清辉

 

日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岳阳医院)普外科的医生们向每一位住院病人公开自己的手机号,并保持24小时开机。对于病人如果不小心出现手术伤口感染了该怎么办,或者病人在康复期该怎样正确保养的问题,或者说患者有任何需要,都只需直接拨打经治医生的手机就可以咨询了,省去了频繁跑医院的麻烦。医生则会从患者的生活起居、日常用药、饮食宜忌到术后保健给予耐心的指导。而且病人出院后,床位医生也会继续了解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并告知病人术后的注意事项。

 

医生公开手机号引争议。

 

据悉,大医院全科室专家向病人提供手机咨询“延伸”医疗服务,这在沪上还是首次。此举不仅解决了出院患者的困难,也促进了医患双方的互相理解、尊重、信任和支持,得到了广大病人的好评。对此,岳阳医院院长表示,这是医院开展“关爱患者,从细节入手”众多文明服务主题活动的一项举措,以激发起广大医务人员自觉地转变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毫无疑问,大型医院的普外科医生公开手机号,病人出院回家仍可“问病”的举措,对患者来说是一项利好消息!但是,此举是否会加重医生负担,给医生带来新的压力与烦恼,给医疗安全或医疗纠纷埋下隐患?对此,本人心存五大疑问。

 

第一,能否保证医生能够及时接听每一个电话,让每个患者满意?

 

目前,我们国家特别是大型医院如三甲医院的病人往往人满为患,医生时刻手术连台,处于非常紧张忙绿的工作环境之中,上班期间根本就没有什么空暇时间来接听电话,而且医生在接诊病人之时,在抢救病人之时,在手术之时,更是不能接听电话,而谁也无法估计患者何时会打来电话,此时一旦电话进来,如果因为医生不能及时接听,让电话那头的患者产生不满情绪,心生抱怨,甚至认为医生服务态度不好,那该怎么办?而且,如果电话那头的患者病情确实很危急,因为得不到经治医生的及时指导,产生新的医患纠纷,那该是谁的责任?或者医生在接诊的过程中突然接听出院患者的电话,中断与面前患者的交流与诊疗,是否够够取得面前患者的理解与体谅?如果面前患者不满意医生接听电话的举动并投诉之,医生不是成了冤大头?

 

第二,能否保证每个患者都能理解医生所说的电话内容?

 

虽然经治医生对出院病人的病情比较清楚,但一个医生长年累月要接诊非常多的病人,不可能对每个患者都“记忆犹新”,对于患者的问询,医生肯定要考虑一段时间,而且因为对医疗知识了解的不对等,谁都无法保证每个患者或其家属能够听懂或理解医生所提供的答案,并且不能确保每个患者不会去曲解医生表述的意思,真正去执行医嘱?而患者因为误解了医生的意思而发生意外,医生是否需要因此而承担责任?对此,建议每个医生在接听患者问询电话之时,最好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反复解释,让病人理解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并且在得到患者肯定的回答之后才挂机,而且在通话之时,最好使用手机的录音功能,以免在突然发生医疗纠纷之时,自己陷入于有口难辩,有理说不清的窘境之中。

 

第三,医生的电话会不会成为患者发泄不满情绪的渠道?

 

如果患者在住院期间,因为各种原因与矛盾,让患者认为自己受到了医院不公平的待遇,或者对医生所提供的诊疗活动本已不满意,心已生重重抱怨,或者在住院期间医生与患者之间就已存有医疗纠纷,但患者又已经出院了,自己苦于无解决之道。此时,医生的手机就极有可能就会成为患者及其家属发泄不满情绪的有效渠道,患方可能不分白天黑夜不停地打电话叫骂医生,甚至极尽侮辱、诅咒、威胁之语,让医生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从而影响到医生正常的生活与工作,让医生倍感困惑与无奈。对此,建议有接到此类电话的医生们,应该及时向医院领导或主管部门汇报并报警!

 

第四,公布医生电话能否保证医生不被骚扰?

 

很显然,电话号码属于个人隐私,个人隐私一旦被公布就难免不受到各种骚扰。例如,可能会经常收到一些针对医生各种晋升考试,保证通过的代考电话或兜售答案的垃圾短信。或者,可能会有一些好事者因为知道了医生的电话号码,便做出一些针对医生进行的所谓的电话或短信的“恶作剧”。还有,如今社会上依旧还涌动着一种对医生,尤其是针对女医生的崇拜、好色心理,此时医生的电话一旦被一些别有用心人士得知,其就有可能针对自己喜好的医生采取“行动”,或电话或短信不断进行骚扰与挑逗,让医生备受困扰与折磨!对此,建议有此经历的医生们,首先要义正言辞拒绝对方的无聊要求,并立即把他们的电话号码拉黑,如对自己产生严重骚扰经警告无效之时,也应该及时报警。如今,各个医院虽然都是以“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为指导,但是医生的隐私也理应得到有效的保护。

 

第五,如何保证每个患者都能理性“问诊”,不增加医生的负担?

 

如前所述,谁也无法估计患者何时会打来电话。其实,医生们在上班期间对患者的来电问询基本上是不会有所抱怨的,医生最怕的就是在休息之时,特别是在深夜或凌晨正好入眠之时,电话突然响起,尤其是患者咨询的一些无关痛痒的小问题。在平时医生本就没有多少休息时间,此时,医生的睡眠一旦被中断就很难入睡,可想而知,睡眠不足的医生该如何面对第二天繁重的工作?而医生不能保证有饱满的精神上班,这对第二天的患者又是非常不公平的。所以,患者如果理解体贴医生,在打电话之时就需掌握一定的“技术”,否则,极有可能干扰到医生正常的生活。但是,患者有求,医生必应。不管如何,我想任何医生哪怕心中会有一丝不满,但是无论何时都会耐心细致的解答每个患者的问题。对此,为了缓解医生的压力,保证医患沟通渠道通畅,最好的办法就是医院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随诊或随访制度,并设立专线服务,安排专业人士值班轮守,认真解答,而不是让本不应该背负太多不是的医生还要24小时上班!

 

医生公开手机号引争议。

 

对此,网友也有话说

 

@wangblogwei:第一,难免被骚扰,即使真的是病人咨询。第二,医疗是个严谨,系统的过程,不能只靠嘴上说,就算中医也得望闻问切。第三,这个,算加班吗?呵呵。//@张海澄:血的教训!//@俺是蓬蒿人:哎,又有多少人要死了?前段时间儿科医生电话看病,小孩第二天死了家属骚扰医生,医生自杀的事情言犹在耳!

 

@史宇心理医生:医生也是人,上班时上班,下班后还在“上班”,这样的状态能持续多久呢?

 

@畅享在沃:手机号码涉及到隐私问题,医生的手机号码是否公开应秉承自愿原则。

 

@天堂小鱼的博客:美国的医生好像更多的是给办公室的电话,医生给病人的名片上经常印的是办公室电话,如果医生不在,由护士/秘书接,留言。如果是急诊,建议病人直接上医院急诊,或直接打911,不要再找自己的医生。有的大医院有值班医生,可以回答一些问题。说白了,医生也是人,需要正常的生活,我觉得,手机号码不应公开。

 

@一泓清水wm:绝对不同意,医生没有私人空间吗,没有休息时间吗,医生是人,不是机器,各位请角色互换一下,有哪位愿意这样呢,我觉得为解决问题,医院可以设立专门的咨询电话,由医生值班接听。

 

@交界的变革:个人觉得公开手机号码可以更好的术后随访跟患者有个良好的交流,增进医患关系。

 

@囧医囧事:我们的手机号都是公开的,每一个病人出院的时候都会发一张名片给他们。有好的时间也有不好的时候,不管什么时间,你上班不上班,休息不休息,也不知道是哪个会给你打电话,可以要回忆起一个病人很难,但我们都做……问题也解决了。这是我们科每一个住院医师有休息时间换来的,得并不讨好....

 

@千里马常有: 这是我多年以来的习惯了!病人不会没有事给你打电话的,他们打电话就说明遇到医疗上的困难,及时沟通指点帮了患者大忙,避免减少意外风险;或者有时候问候一下医生表示祝福感谢之类,几乎没有遇到骚扰的。

 

@东骨先生: 医生公开手机是不正常现象,也不会是常态。这是个效率问题,医生已经超负荷,不是医生能力问题,是系统效率问题,实际上全国范围内而言,有的累死,有的闲死,病人流向出现严重问题。

 

@秋日湛蓝:清晨6点,中午12点半夜11点,开着车过红绿灯赶着上班,所有的这些时候,特别不愿意接到有话唠的病人的电话。公布电话给医患带来了更良好的沟通,同时也剥夺了医生的休息时间。真心希望患方能体谅一下我们。

 

@Dr君牧:我就给过几个我认为需要随时联系我的患者家属电话,之后好几次下夜班休息的时候被吵醒。从此拒绝留号码,下班时间没有义务做免费咨询,需要咨询请看门诊或者上班时间来病房找我。

 

@陈苏律师:我觉得,应该借鉴着弄个排班在线制度,而且建议弄个电话和网络都能接入的自动呼转平台,只有已经挂号看过病的患者输入识别号才能呼转医生手机或即时通讯工具。毕竟首诊通过这种方式难以判断,而且医生的手机成为公共咨询热线也不现实。

 

@宁毅博士:在美国病人就诊前要签一份材料,不能用医生信箱(既便医院为医生开设)或电话,医院专人联系。这样保护医生。

 

@心内科医生哈医大二院:经我手出院的患者,我都把我的手机号给他们。给我的感觉患者如果不是万不得已也不会打扰我们的。

 

全文完。

 

 

城市鈥湼哐构澊莼倌行遭溞遭澑!

                       

                      欢迎关注(请点击)赖清辉的新浪微博,期待您的关注! 

                      请点击:赖清辉医生好友群(微博群),您的加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