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余秋雨的永定土楼客家文化论。

(2009-09-27 16:31:16)
标签:

赖清辉

余秋雨

客家人

永定土楼

文化

分类: 家乡美(永定土楼)

文/赖清辉

 

    2008年7月10日,著名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散文家余秋雨教授在客家土楼被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第一时间,应邀参加了在龙岩举行的庆祝福建(永定)土楼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专题讲座会。而他作了《客家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的专题讲座。该讲座的精髓就是:土楼客家文化的非暴力性能够在世界上否定中国威胁论,土楼就是客家文化的象征。 

    余秋雨教授在讲座前走访了所有永定土楼世遗点。余教授的演讲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关于客家文化,二是关于世界遗产。 

    第一,是关于客家文化。这也是他花大部分时间论述的内容。余秋雨从文化的视角谈了客家文化的特征,即在1000多年的迁徙过程中形成的行动力、同化力和非暴力,客家文化大大强化了中华文明的天下意识,大大强化了中华文明的亲情意识,大大强化了中华文明的文教意识,大大强化了中华文明的忧患意识,土楼就是客家文化的象征。  

    在讲座中余秋雨教授指出:“客家人在几千年来的历史动乱和王朝更替中完成的几次大迁徙几乎都是以和平方式完成了文明的迁徙和同化。这明显区别于世界上其他文明诸如欧洲文明与印第安文明相遇时所产生的暴力冲突。客家土楼作为客家人的聚散地和文明的聚集地,其圆楼、无棱角、不进攻的设计方式,也充分体现了中华儒家文明讲究和谐、谦卑、中庸的建筑风格和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有序的中庸文化特征。哈佛大学亨廷顿教授提出的21世纪文化冲突论已经体现在伊斯兰文明和欧洲上,但是不会体现在中华儒家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冲突上,从而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否定中国威胁论!” 

    在讲座中,余秋雨教授重点总结了土楼客家文化的三个重要特征:一是客家人在历次迁徙、流浪中几乎都是以和平方式完成了文明的迁徙所表现出的非暴力性;二是客家人用自己长时间、大团队、大行动的方式,用自己远行千里的行为来选择自己的文化所表现出的行动力;三是土楼客家人在自己的文化传播中不断建立自己的生态共同体,不断同化原著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同化力。客家人的迁徙大多表现在伟大的王朝更替时期,是伟大朝代的流浪者,大文化的承担者,在这种同化过程中,高文化同化了低文化的文化交流使得中华文化得到提升。 

    余秋雨教授认为土家客家文化的这三个有点以特殊的传播方式很好地弘扬了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因客家文化的存在而得到了强化,为增强中华文化的份量做出了特殊的文化贡献。 

    第二,是关于世界遗产。 

    关于世界遗产,余教授指出,客家土楼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我们从申报者突然变成了守护者,成为守护世界文化遗产的人群,因此,我们要调整心态,要建立责任,要提高标准,加强环境整治,让客家土楼给现代人留下启示。   

    在讲座的最后,与会者纷纷向余教授递“条子”,提出各种问题,余教授一一作答。余教授的报告主题突出,旁征博引,精彩纷呈,3个小时的报告博得与会者的阵阵掌声。 

  以下为余秋雨教授在讲座中的不同表情集锦,让博友们一睹余教授风采,详情请点击:

                 余秋雨的永定土楼客家文化论。 

   附: 余秋雨题词一)贺福永定客家土楼成功“申遗”:

余秋雨的永定土楼客家文化论。

       余秋雨题词二)贺福永定客家土楼成功“申遗”:

余秋雨的永定土楼客家文化论。                                                         

 

  余秋雨的永定土楼客家文化论。

        奥运冠军何雯娜出任永定土楼的公益形象代言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