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lalunasun 再次商榷关于口服胶原蛋白的美容问题

标签:
胶原蛋白美容评论 |
分类: 杂谈和评论 |
昨天我发表了一篇关于胶原蛋白美容的博文,今天补充了8个问题,很荣幸,引来不少理科、护肤界童鞋的围观和讨论,赞同者有之,而反对者也不乏其人(原文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f4efa501013n70.html)。
确实,口服胶原蛋白(及其水解短肽)是否能够美容,一直以来存在争议。一个勿庸置疑的现实是:胶原蛋白的吸收与合成在人体上的试验相对较少,因此多数数据来自动物实验。
胶原蛋白能够美容的说法主要来自于营养学的基础原理、传统的美容方法(如猪蹄、阿胶)、饮用者的主观反馈,以及针对饮用者的非严格的效果对比和统计。而这往往被“崇尚科学”的童鞋认为是没有“理性的科学依据”,因此不能作为有效证据被采信——即使是动物试验的结果,也不能完全等同于人体试验的结果。
具体到网友@lalunasun 与我的讨论,我感到十分高兴,并且愿意在这里进一步共同探讨。
首先,看一下@lalunasun的微博原文。她引述了一篇作者为Vivian Zague的研究论文,名称为:
A new view concerning the effects of collagen hydrolysate intake on skin properties
该文发表的信息是:ARCHIVES OF
DERMATOLOGICAL RESEARCH,
全文我没有看, @lalunasun
- 这些数据没有否认胶原蛋白对皮肤的改善作用(哪怕是微小的)。而我本人也从不认为除了吃胶原蛋白(及其水解物)之外,没有其它改善胶原蛋白状况的办法。因此,这一证据不足以说明“吃胶原蛋白没有美容作用”这个结论。
- 考察服用胶原蛋白的作用,应当在正常背景条件下作单因素分析,而文中数据表明至少有VC和胶原蛋白两个因素,因此在说明“吃胶原蛋白美容无效”这一立论上存在瑕疵。
- 维生素C可以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同时可以保护胶原蛋白不受自由基的损伤,亦可通过抑制非酶糖基化反应、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活性来保护胶原蛋白不被降解,而补充400mg的VC这一剂量是很大剂量的。以我购买的维生素C片为例,正常人每日仅建议补充100mg(2片)。维生素C对胶原蛋白在皮肤中的状态本身是有重要影响的,而且是超过正常人的大剂量补充,那么有可能掩盖了补充胶原蛋白的作用。
- 文中的数据没有对我所引用的文献中的事实形成有效否定。我所引述的文献中,主要的事实是:1)胶原蛋白在食入后数小时内,95%被吸收;2)被C14示踪的胶原蛋白水解物在吸收后,可在皮肤中发现高水平分布,直到第14天仍然如此。
- 皮肤的吸水能力是衡量胶原蛋白作用的间接指标,该指标很可能通过表皮电阻率的变化来测定,而胶原蛋白存在于真皮。即:通过表皮电阻率的变化,推定表皮中的含水量,通过表皮的含水量,推导胶原蛋白是否充足。这个多次转换的过程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信号的衰减。我认为这个测试的失真程度是大于动物试验的。另外,皮肤的含水量、胶原蛋白含量是有极限的。我们不知道该论文中是否介绍了受试者的皮肤背景资料,比如这些人群是否本身属于胶原蛋白缺乏的人群、是否皮肤含量属于不足。假如本身并不缺乏胶原蛋白和水份,差异性检验不显著也是正常并且能够理解的。
综上所述:@lalunasun 所引用的数据并不能有效证明“口服胶原蛋白没有美容作用”的立论,也无法对动物试验上发现的数据和事实进行否定。
最后,我们把注意力转向这篇2008年的论文的作者:Vivian Zague。
她于2011年发表了一篇新的论文,标题是:
Collagen Hydrolysate Intake Increases Skin Collagen Expression and Suppresses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 Activity(口服胶原蛋白水解物增加了皮肤中胶原蛋白表达并抑制MM2的活性),注意,她没有使用"may intake"。
摘要截图并翻译如下(翻译若有不准确之处,敬请指正。注:截图中蓝色字非冰寒所加):
摘要:本文研究了日常摄取的胶原蛋白水解物(CH)对于皮肤细胞外基质蛋白的影响。4周龄的雄性Wistar大鼠给喂AIN-93修饰的饲料,对照组和试验组的饲料中分别含12%酪蛋白和胶原蛋白水解物。空白组饲料中的蛋白未经AIN-93修饰。连续喂食4周,直到各组大鼠均长出新生的皮肤可供取样。作者对样品中I型和IV型胶原蛋白进行了免疫学研究,且通过酶谱测试了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的活性。试验组的I型和IV型胶原蛋白相对对照组有显著增加(P<0.05),而且试验组摄取CH显著降低了MMP2及其酶原的活性(P<0.05),不过,摄取CH并未显著影响MMP9的活性。试验结果显示摄取CH可激发皮肤组织中的合成代谢过程,减少皮肤时细胞间基质的老化指征。
该论文的结果之一是:
“The relative amount
of type I collagen increased up to
投喂胶原蛋白试验组皮肤中I型胶原蛋白增加了4倍(3.4±1.7)
前一篇论文我没有看到,假如三年前Vivian Zague的研究是一种结论,三年以后是另外一个结论,也体现了人类在探索和研究道路上的不断进步,由未知到已知,有模糊到清楚,今后再有不同的结论,也并不意外。
我仍然坚持认为,要讲科学、逻辑、理性,但不能因此而认为现在的科学已穷其境。
现实是:未知远远大于已知。科学理性的态度,并不是对任何不符合所谓现有规则的未知、未确定事物或现象一概否定,而是也同时尊重未知,尊重感性,尊重主观体验,并且在那里面能够发现线索,甚至奇思妙想。这是科学理性的态度,也是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基本手段。
结尾,非常感谢博友@stay_foolish鑫 提供的观点:胶原蛋白在分类上属于蛋白质,而胶原多肽则是几个氨基酸脱水缩合成的短链活性多肽。从结构上看,胶原蛋白是多条活性肽链通过空间的超螺旋结构形成的,在DNA转录过程中,会有很多没有活性的肽链连接在蛋白质中。而肠道可以直接吸收短链多肽。并且,短链的活性多肽可以直接参与相应的蛋白质的合成,所以,我觉得口服胶原多肽效果应该更好。
我注意到在查询文献的过程中,有关文献的确强调了胶原蛋白水解后形成的短肽。但因时间及精力关系,未作深入。欢迎大家继续指正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