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请不要对孩子说“管你是为你好”

(2009-11-06 09:18:09)
标签:

教育

育儿

说教

父母

人生经验

分类: 育儿心得感悟

“管你是为你好”

这句话,是上一辈人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我们这一代人是听着这一句话长大的。的确,一句“为你好”,包含了父母孩子的关心和爱护,另一层意思是更多的体现了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教育,所拥有的完成、居高临下的支配。父母将自己的观点、想法、习惯,强加于孩子们的头上,用来指导孩子们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时代不同,社会发展的水平不同,孩子的性格特点不同,智力水平也不同,兴趣爱好也有差异。父母应根据孩子的自身情况及年龄阶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为你好”,更多的表现是剥夺孩子的空间、剥夺孩子的时间、剥夺孩子的喜好。简单得说就是在父母良好动机的掩盖下使孩子没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行动。当然这种的作法不利于孩子们独立自主能力的提高,反正有父母帮我们思考和行动,使孩子思维产生惰性与依赖,动手能力的下降。

作为父母不防试着以尊重、平等、真诚的态度对待孩子,善于将自己对孩子的美好愿望变成孩子自己的话,让孩子自己说服自己,孩子最听从的是自己内心的渴望——理想。

一、准确的把爱传给孩子,而非管束孩子的思想

因为爱,我们才会对孩子要求这,要求那,因此我们首先要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让孩子更好的体会到亲情的呵护,会使他们更愿意接受家长的意见并知道感恩。

如孩子看到钱学森的事迹报道,高兴地对妈妈说:“妈妈,我长大了也要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科学家”。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这样回答孩子:“太棒了!你告诉妈妈你的理想,那我们从那开始做才能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科学家呢?”

二、与孩子分享自己成长的经历,而非说教自己的要求

都是过来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经验、人生阅历,父母经过自己加工以及思考后,可能觉得是好的,因此会对孩子说教。孩子会出现抵触情绪,有的甚至会出现“不让我做我偏做”的逆反心理。我们尽可能淡化说教色彩,和孩子一起坐下来,与孩子“分享”一个成年人的人生经验,这种分享是父母与孩子平等的分享,而不是强制的教育。

三、引导孩子去认识错误,而非一个劲的批判孩子的不足

在孩子犯错误时,希望父母给予理解,给予帮助引导他们认识错误的原因,指导吸取经验教训;不希望给他们太多的责备,他们毕竟还是孩子。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充分尊重他们,多以平等、友好的态度与子女谈心。父母应该多加引导他们去思索、去判别,通过不同的角度去认识事态的本质和后果,并鼓励他们自己做更恰当的选择。

四、多让孩子拿主意,少直接为孩子做决定

我们应该学会多征求他们的意见,锻炼孩子的思考能力和主见。即使你已经决定让孩子怎样做了,也要征求他们自己的意见,并引导他们来选择你的选择。孩子一旦做出了你的选择,家长不要反应出自己就是这个意思,而是要鼓励他们一下:“你的想法很好,听你的。”这样,孩子会因为由自己“遵从”家长变为“遵从”自己,而有成功的喜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