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009-03-08 15:01:06)
标签:

恕道

理解

宽容

善果

善行

孔子

育儿

分类: 育儿心得感悟

孔子提倡“恕道”,什么是“恕道”呢?《现代汉语词典》对“恕”的解释主要有两条:一是用自己的心推想别人的心;二是不计较别人的错误,。恕道”就是理解和宽容的意思,孔子要求他的学生,对己要能换位思考,推己及人,对人要理解、宽容。后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成了人们熟知的成语。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对待他人,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

佛家有一个有意思的小故事:小和尚跟老和尚下山化缘,走到河边,见一个姑娘正发愁没法过河。老和尚对姑娘说,我把你背过去吧。于是就把姑娘背过了河。

小和尚惊得瞠目结舌,又不敢问。这样又走了二十里路,实在忍不住了,就问老和尚说,师父啊,我们是出家人,你怎么能背着那个姑娘过河呢?老和尚就淡淡地告诉他,你看我把她背过河就放下了,你怎么背了二十里地还没放下?

这个故事的道理其实和孔夫子教给大家的一样,该放下时且放下,你宽容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

从教育孩子的角度出发,我觉得有必要谈一下“恕道”:

恕道是爱。当你遇到困难时,也许会感到无助;当你受到挫折时,也许会感到伤心;当你遭人误解时,也许会感到失落。但如果此时,你会发现,有人体恤着你的苦衷,有心体谅着你的苦恼,就会感觉一股“恕道”的清风向你轻轻地拂来。换个角度讲,其实孩子同样也会有类似的感觉。

恕道是尊重。孩子从小到大,会有过失、会有过错、会犯错误等,我们不要轻易地去评判它的是非与对错,让我们怀着“恕道”的目光去审视,去体会孩子的心境,去领会其中蕴含的热情,这便是尊重。

恕道是相互的。要想被人理解首先要理解别人。我们都想让别人理解自己,抱怨孩子不懂得自己的用心。我们是否静下心来仔细想过,是否理解过邻居、同事、亲人、朋友……如果多一些思考,多一些自责,就会少一些隔阂,少一些不快;就会多一些融洽,多一些和谐!

恕道需要付诸于行动。你必实心实意的付出,才能得到收获。播种行动,你会收到习惯;播种善行,你会收到善果;播种恶行,你会收到一个恶果。

这就是“恕道”的魅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天道酬勤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