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蓝怀恩:你的精神健康还好吗

(2008-11-20 09:50:20)
标签:

杂谈

你的精神健康还好吗

蓝怀恩
http://www.jwb.com.cn/bhzb/res/1/241/2008-11/20/38/res01_attpic_brief.jpg
  狗恶酒酸徐鹏飞

  乍看这个标题有点突兀,哪有这样的问候?在毒奶事件和金融风暴后,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受冲击;尤其是那些好不容易奔小康的日子没过上几天,就陷入不知明天会是怎样的疑虑中的小中产阶级。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有人还能够肯定地说“我的精神健康很好”,那可能只说明一件事——即原本就不在物欲里翻滚,落不着患得患失症候群。今天这类人真是凤毛麟角。

  前不久,我到地震灾区跟灾民和工作人员交流。据曾经在全世界重大灾区服务过的志愿者说,我们硬体建设较之其他国家要好得多,主要是政府习惯于扮演父母官角色使然;目前下一个步骤“精神重建”已经上档,显然是非常明智的决策。但依旧有些口号挂帅,对于始终没有建立起精神文明建设实务的社会而言,如何跨出第一步,确实有些困难。

  我正好长期关注人的身心健康状态,所思所想皆是: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应该是健康快乐的啊!却为什么总是担忧、烦恼不断呢?说白了,就是欲望驱使人们一直追求满足,可是好像没有尽头,“知足常乐”根本遥不可及。结果越钻进去越理所当然,似乎不知道如何退回来,重新看待自己如此珍贵的生命;继而把焦虑、恐惧再传染给我们的下一代,甚至剥夺孩子的无忧童年。

  所以,精神重建就是恢复健康快乐的人本状态,认清楚物欲的本质。例如吃能吃多少?吃得健康吗?其中又浪费了多少?穿必须是锦衣、名牌才舒适吗?还是永远少一件吧!住房,遮风避雨加上一点现代化功能足矣!何须大而不当且过度装修呢?出行时,两条腿的行动兼运动,应该是最佳工具,而公共交通在大都市也多已完善,实在不需要竞相开车增大流量、消耗能源啊!看来都有必要重头省思才是。

  如此,财富即便缩水了,也不会立即影响生存,只是回复到过去比较简约、单纯的生活状态而已。我最近特别喜欢跟家在农村的朋友说:你们小农翻身了,那几亩地不但可以安身,而且有粮食可吃;粮荒上不了身,并完全是有机的,不用受到农药、化肥的威胁;而城市人为了健康,得捧着钱来买有机蔬菜、水果。

  因而,只有那些舍不得、放不下的,日日懊恼着怎么没有提前做准备,把损失减到最少,或者还拼命想怎么钻空子挣钱的,才会继续消耗自己的精神健康。现在年轻人动不动疲倦、感冒、失眠、全身酸痛,都是疾病的前兆。我们不该有所警觉吗?

  这种种皆想明白了,就知道精神健康背后的心态多么重要。我们每个人确实需要的不多,剩下的都是虚荣和蛇足。大可放下攀比、竞争的盲从心理,过实在日子,让精神处于安定平静中。此生宁愿怨声载道,还是可以有不同的选择,重新回到孩童原该有的健康快乐?值得思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