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象牙雕刻的千年沉浮

(2008-10-31 09:43:25)
标签:

杂谈

象牙雕刻,争议中求新生

叶明微/文
http://www.jwb.com.cn/bhzb/res/1/241/2008-10/31/39/res01_attpic_brief.jpg
栩栩如生的牙雕——杨贵妃
http://www.jwb.com.cn/bhzb/res/1/241/2008-10/31/39/res03_attpic_brief.jpg
巧夺天工的大型牙雕——四季争艳
http://www.jwb.com.cn/bhzb/res/1/241/2008-10/31/39/res05_attpic_brief.jpg
惟妙惟肖的牙雕作品——司马光砸缸
http://www.jwb.com.cn/bhzb/res/1/241/2008-10/31/39/res07_attpic_brief.jpg
亭亭玉立的牙雕仕女
http://www.jwb.com.cn/bhzb/res/1/241/2008-10/31/39/res09_attpic_brief.jpg
  年逾7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孙森,割舍不下萦绕一生的牙雕情结,仍在痴情守望这门古老技艺的又一个春天
http://www.jwb.com.cn/bhzb/res/1/241/2008-10/31/39/res11_attpic_brief.jpg
  仅存的牙雕技师都已不年轻,他们在争议中执着地坚守着自己的阵地。不过,他们更希望的,还是这门古老技艺后继有人
http://www.jwb.com.cn/bhzb/res/1/241/2008-10/31/39/res13_attpic_brief.jpg
憨态可掬的牙雕作品——皆大欢喜

  作为百年国都,北京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而号称京城工艺美术“四大名旦”的牙雕、漆雕、景泰蓝、玉雕无疑是其中的翘楚,其中前三样均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里面象牙雕刻历史最悠久,引发的争议也最大。不过千年牙雕没有在质疑中倒下,它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仍执着地坚守着,探寻一条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新路。

牙雕入遗  引发争议

  2006年2月,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名录刚刚公布,其中一个项目就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一时成为社会上议论的热点。 这个项目就是北京象牙雕刻技艺。北京牙雕曾被誉为京城工艺美术“四大名旦”之首,两千多年来,一辈又一辈艺术家在这种大型动物的牙齿上精雕细刻,制作出精美绝伦的人物、花卉和动物,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精美作品,同时也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象牙文化。

  然而,环境保护主义者们却认为,象牙雕刻既然以象牙为材料,就必然会导致对大象的屠杀,甚至可能致使这一物种灭绝。将象牙雕刻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围,与关爱生命,保护动物的行动产生了冲突。

  其实,对于牙雕这项古老的艺术来说,这样的尴尬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1989年10月,在瑞士洛桑第七届《国际濒危野生动植物贸易协议》缔约国大会上,10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一致通过了一项决议:从1990年1月起,两年内禁止国际间的象牙进出口贸易,以拯救非洲大象。中国是通过决议成员国之一,主动遵守决议,于1990年初停止进口象牙。

  从此,中国牙雕就一直在争议中艰难地探寻着发展的出路。

中国牙雕沉浮千年

  文献和考古材料表明,我国黄河流域一度曾是大象的繁衍之地。可是后来随着气候变异、环境恶化以及人口扩张,北方大象渐渐消亡。在山东大汶口曾出土距今5000多年前的象牙梳子、镂空的象牙筒和象牙琮等,北京黄土坡的战国墓中也出土过象牙梳子,这表明北京的象牙雕刻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封建统治阶级崇尚奢侈,象牙雕刻工艺品成为炫耀财富的象征。唐代五品以上官员觐见皇帝时要手持象牙笏,于是世人皆以象牙为贵。到了宋代,已有专门的手工作坊,象牙雕刻初具规模。

  辽、金、元、明、清等朝代均在北京建都,帝王们也都把象牙列为皇家贡品。明代的果园厂和清代的造办处,都有专门为皇宫制作牙雕工艺品的机构。明清的宫廷艺人主要来自江南、广东等地,他们与北京的工匠不断切磋,经过数百年的磨合沉淀,形成了北京象牙雕刻工艺精湛、精致考究的独特风貌。

  到了清末,随着国力减弱,官办象牙制作机构逐渐衰微,私人开设的作坊开始出现。民国初年,北京崇文门、前门、东四一带有大小十多家作坊,其中许多工匠都曾经是前清皇家御用匠师。到了20世纪30年代,又有一些小器具作坊和玉雕匠人改行雕刻象牙,当时从业艺人近200人。

  新中国建立初期,象牙雕刻曾经为国家创下大量外汇。当时,一个小小的牙雕就能换回一辆崭新的伏尔加轿车。在这种背景下,国家把分散的象牙艺人集中起来,于1958 年成立了北京象牙雕刻厂。工厂非常兴旺,员工最多时有800 多人。

牙雕技艺慎字当头

  20世纪90年代,我国叫停象牙贸易,牙雕行业受到了直接冲击。北京象牙雕刻厂也没有了昔日的风光。雕刻师人数锐减到十几人,5000多平方米的工厂,大部分土地改建宾馆,遗留的几间平房成了雕刻师的工作室。而原料只能依靠1989年之前进口的库存。

  在这种背景下,有关各方开始探讨如何拯救、保护这门古老工艺。

  一方面,近年来,国际社会开始反思全面禁止象牙贸易的决议。人们发现,象牙贸易的禁令并没有阻止非法捕猎者对于高额利润的追逐,反倒造成禁品价格上涨,使不法分子更加铤而走险。非洲象自然死亡所得象牙,1997年时超过了470 吨,价值数百万美元。如果分布国不能出卖这些象牙,维持野外巡护的经费就得另寻来路。在这种情况下,1997年6月召开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成员国大会, 8年之久的禁贸措施开始解冻,象牙原料的供给出现了一线生机。

  另一方面,许多牙雕艺术家都开始把目光转向其它材料,比如猛犸象牙、紫檀木等。其实,木雕和牙雕的原理差不多。不过,即便是紫檀、花梨木等硬木,其质地硬度和象牙相仿,却没有象牙的韧性。用象牙可以雕出昆虫纤细的触角,凌空颤动,其他材质就不行。据说,业内有一种说法:一般做过牙雕艺术品的人都可以做木雕,但是做木雕的人想该行做牙雕,难度很大。此外,还有一些牙雕艺术家无奈改用骆驼等兽骨作原料。

北京牙雕试解困局

  象牙质地坚实细腻,色泽白净莹润,天生具有优雅的纹理,是难得的优良精雕材料。那么,一件充满艺术魅力的牙雕精品是怎样雕琢而成的呢?

  象牙雕刻一般分为三大步骤:凿活、铲活和磨活。

  “凿活”包括牙雕的选料和设计。因为象牙本身非常贵重,所以要求设计师根据象牙的长短、粗细、色泽设计图案,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寸原材料。

  “铲活”也就是雕刻,是象牙制作中最关键的一步。 象牙雕刻十分讲求神韵,高超的雕刻工艺不仅能塑造完整细腻的造型,更可贵的是能将人物、动物的神态和风韵展现出来。另外,由于象牙在保存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纹,所以工艺师还需要灵活巧妙地利用这些裂纹,使雕刻与材料融为一体,让形象更加生动。

  “磨活”是牙雕的最后一道工序,一般采用天然的“搓草”和“光叶”打磨。利用叶子本身细细的纹路,既能还原象牙本身的晶莹润泽,还不会损坏象牙。

  另外,彩色牙雕还要经过“染色”,染色材料有旧照片颜色和国画颜色两种。

  象牙雕刻最大的难度在于,它要去掉一部分材料,从而使作品的相应部分显出要表现的内容。这样,制作者要想突出作品某一部分的效果,就必须慎重行事,思虑周密再动手,决不能盲目地凿、铲而不留后路。而正因为这种不可逆性,使每件成功的作品,尤其大型作品显得弥足珍贵,值得后人珍爱和保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