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缕玉衣的玉从何而来

(2008-10-17 09:09:13)
标签:

杂谈

金缕玉衣的玉从何而来金缕玉衣的玉从何而来

玉雕史上最大瓶素工艺品,耗费3吨玉料打造的塔薰——华夏灵光

岫岩玉雕的前世今生

南宫柳

 

我国历来有“君子佩玉”的说法,所以“玉”这种美丽的石头数千年来一直受到国人的珍爱。有道是,“玉不琢,不成器”,玉雕亦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技艺。2006年,久负盛名的岫岩玉雕技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辉煌的历史和传承的现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2008年10月8日,香港苏富比拍卖行举行了一场“皇威万代”中国御制珍品拍卖会,总成交额高达3.83亿港元。其中,备受注目的乾隆帝御宝交龙钮《乾隆御笔》白玉玺以6338万港元成交,刷新世界白玉拍卖纪录。

  与此同时,2006年首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岫岩玉雕,也再次引起了人们关注。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古稀天子之宝》玉玺,就是当年岫岩玉雕的精品。古老的玉石,古老的技艺,在今天焕发出璀璨的光辉。

  扬名千年

  岫岩玉雕辉煌记忆

  岫岩玉主要产于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县,简称岫玉。在距今一万二千多年的小孤山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已发现用岫岩玉制作的石器。不过在那时人们的眼里,玉和石似乎没有什么不同,都是用来制作工具。由于岫玉具备了坚实细腻、色彩美丽的特点,且多分布于地表附近,容易采掘,所以很快被在这里活动的早期人类利用,成为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玉制品。

  进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后,玉被推崇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在数千年的时间里,岫玉一直是历代宫廷和王侯显贵看重的珍宝。作为殷商古玉的代表,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了大量的古玉器,经专家鉴定有40多件取材于岫岩玉,并主要用作佩玉。

  1986年,河北满城汉墓出土了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王后窦绾的两套金缕玉衣,距今2000多年而保存完好,被称为“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经鉴定,金缕玉衣所用的玉片多为岫玉,这证明岫玉的开发在汉代已有相当的规模,并被王室大量采用。唐、宋、明、清时代,中国玉器逐渐发展到鼎盛时期,岫玉的开发规模也越来越大。上海古玉收藏家杜心所收藏的161件古玉中有47件属岫玉,且多为唐、宋、明、清时期的作品。

  精品素活

  岫岩玉雕代表绝技

  岫岩玉雕传统手工艺品主要包括素活、人物、花鸟、兽类等品种,其中又以素活见长。所谓“素活”,是指仿制的古代炉、瓶、鼎、薰等器物。它是玉雕其它门类的发展之源,繁荣之基,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素活的特点是平衡、稳重,比例匀称,圆润光滑,文饰古朴、典雅、华贵,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要求。

  岫岩玉雕素活艺术远袭红山文化之遗风,近得北京良师之指点,借鉴国内外现代工艺精华,融合本地民间艺术传统,历年来产生了一件件饱受赞誉的艺术精品。比如高3.15米的岫玉塔薰——华夏灵光,是迄今中国玉雕史上最大的一件瓶素工艺品,曾获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杯奖。素活玉雕得心应手地运用多种技法,相料取形,因材施艺,剜脏去绺,巧用俏色,自然天成,生动传神。雕工浓厚圆润、玲珑剔透兼而有之,是岫岩玉雕精湛工艺的集中代表。

  素活工艺的难度非常大。首先是在选料上,一般玉雕产品对玉料的形状没有特定的要求,像什么就可以做什么;而素活玉雕大都是浑圆或方型之物,通常形制很大,这在大都是不规则形状的玉料中很难轻易找到。

  其次是颜色上,一般玉雕产品可以因料设计,红色可做花朵,白色可做云彩、浪花,绿色可做青松翠柏,就连黑色也可以设计成山峦怪石。而素活要求颜色通体一致,这也使选料显得更加困难。

  第三是在工期上,一般玉雕产品小件一个月可完工,大件最多三五个月也能完成。而素活玉雕作品从选料、破料、设计、雕刻到光亮完成,工期一般都需要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像“华夏灵光”集体制作工时就长达一年半。

  此外,素活玉雕还有墙子直、壁子平、口子严之说。这是因为瓶、炉、薰、鼎等素活产品对称性强,摆放要求四平八稳。而普通玉雕产品则没有这个要求。

  玉雕素活工艺中还有许多链活,小则十几个链环,多则上百个链环,环环相接。这些链环每一组都是在一块玉料上透雕而成,一环做坏全件也就前功尽弃了。而其它玉雕有一处做坏了,可以马上改形,随时调整。

  不过,正因为素活工艺的这些高标准,我们才有了一个又一个国之珍品、匡世佳作。

  各方关注

  岫岩玉雕续写传奇

  岫岩玉雕发展历经千年,到现在却遭遇传承的难题。目前,高科技工艺已逐渐渗入玉雕领域,受商品经济影响,人们急功近利。工艺相对粗糙但成本低、易生产的非人工玉雕产品大量占领市场。

  随着时间的流逝,老雕刻艺人逐年减少,有影响的中青年雕刻人才却不多,而有志学习这门古老艺术的年轻人也是越来越少,岫岩玉雕一度面临人才断档的局面。

  尤其是传统素活,由于工艺选料难、工艺复杂、延时费力,许多艺人如今已不愿制作,使玉雕素活工艺受到极大影响,面临失传的境地。当地县政府为此召开专题会议,下发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和通知,制定岫岩玉雕素活工艺保护办法,颁布了《岫玉资源保护条例》。同时,还为岫岩玉雕作品绝活的设计者、雕工者免费登记版权。

  此外,当地还建立了辐射全县乡镇的玉雕艺术活动基地,以及由专门人才参加的玉雕艺术协会,对现有的著名玉雕大师及作品加以重点保护。

  为培养玉雕传人,当地与北京珠宝学院联合成立了岫岩玉雕学校,聘请珠宝玉石界专家执教,使这门古老的技艺得到了现代理念的滋养。

  2006年12月,玉雕大师张玉珍自筹集资金创办了岫岩玉女玉雕培训学校。学校聘请了十多位国家级、省级玉雕大师,专门培训失业女工和社会女青年,既解决了女性就业的难题,又使玉雕技术得以传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