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厕管理员要不要高学历?
(2018-03-06 16:59:09)3月2日,湖北省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2018年度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简章。其中,洪山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公厕管理站要招两位公厕管理员,最低学历要求为本科。
类似消息近些年媒体多次报道,每到环卫工、安保人员这些曾被认为不需要太高学历的工作,把招聘门槛提升到专科或本科以上学历时,就会引来争议,这次也一样。反对的声音说,管理个厕所也需要高学历,这是对人才的浪费;而支持者认为,群众高等教育普及的今天,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无需大惊小怪。网友吐槽:本科遍地走,硕士多如狗,不好好读书,以后管个厕所都不够格了。
我更倾向于后一种看法,因为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得知识和技能,更在于素质和道德修养的提升,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的能力、积极向上的动力。显而易见,有过高等教育经历和没有过高等教育经历的两个人,从事相同的工作,结果会有大概率的不同。有过高等教育训练的人,更习惯于思考,会合理、有效的处理工作,而不会蛮干甚至造成负面效果。可以想见,今后将有更多工种倾向于招聘受过高等教育的人。
但是,有一个更重要的前提不能忽略,那就是对所从事职业的“热爱”。没这一点,高学历毫无用处。不仅是干公厕管理员,在任何岗位都是浪费,但这一点却实在是现在的教育缺憾。对绝大多数孩子和家长来讲,有机会挤进名牌大学,选个所谓的热门专业,为的就是毕业后端上一个看起来不错的饭碗,再这个过程中多数人关注的只是对饭碗有没有用,而不是适合不适合、热爱不热爱。所以我一直觉得,对人才的定义,要把教育经历和是否热爱结合起来看。
有时在一些年轻朋友身上会发现迷茫、不安和焦虑的状态,我就在想,这可能是因为没找到真正的热爱。什么叫热爱?不少人把“希望”当成了“热爱”。做个不恰当的比喻,在沙地上画一条线,我们把它叫做希望,而热爱就是在水泥地上刻下的一条线。他们的不同在于有点风雨之后,风吹雨打依然清晰可见的叫做热爱,像信念一样坚定存在的才能叫热爱!
热爱从哪里来?多来自后天的培养与熏陶,具体说,是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的教育引导。试想全社会如果都盯着歌星影星的荣耀、年轻人如何不渴望成为其中一员?家长们如果每天紧抱着手机不能自拔,孩子怎会不把游戏当成宝贝?学校如果不帮孩子树立目标理想只盯着分数,怎样激发学生对未来的热爱?
记不清谁说的这句话,“所有社会问题都是人的问题,所有人的问题都是教育的问题”。对公厕管理员要不要高学历这类话题的争论,其实反应了很多人的迷茫。尤其对现代的年轻人,多数早已衣食无忧,按理说有了更多选择热爱的条件,但遗憾的是,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却还没真正教会他们“爱我所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