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4日零点,湖北省宜城市看守所所长、45岁的王世军溘然长逝。王世军生前被同事称作“拼命三郎”,因积劳成疾今年春节期间在岗位上病倒,与癌症战斗一年。给亲朋好友留下一封透着豁达与乐观的遗书,永远走了。在这封遗书中,有“兄弟我掐指一算,吉时已到……”这样的幽默字句。
读完这封遗书,让人感慨敬佩的同时忍不住落泪。面对死神,连遗书都写得这么文采飞扬,带着厚厚幽默感,这是怎样的一种豁达与通透!这样的人生态度显然不会突然产生,一定是王世军生前为人处事的一贯风格,否则难以想象如何做得到在死亡面前,仍然心中有爱,满怀感恩。
王世军是一个怎样的人?媒体的报道这样说:他是个敬业到令羁押人员都肃然起敬的“工作狂”;他对工作严苛要求、为看守所赢得过无数荣誉;他是一个被病魔缠上,却藐视病魔的抗争者;病情稍稳定,他首先想到的不是休息,而是强烈要求重回岗位。他有一个争气的女儿,考取了北京名牌大学。他有一个贴心的妻子,305天贴身照料,妻子足足瘦了27斤…
死亡,是多数人不愿谈论的话题,虽然每个人都会面对那一天,但很多时候我们忌讳去谈论它。不少人说,两种场合容易让人大彻大悟:一个是参加葬礼,一个是到医院看到重症患者。因为这两个地方离生死最近,最能知道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可每个人似乎又都有健忘的毛病。刚在葬礼上感慨万事皆浮云,一转身就来火,为什么这个月评先进不是我?刚看完病人下决心要锻炼身体,一回头该吃吃该喝喝该作作。不到真正躺在病床上,不会真正停下脚步,生活的大熔炉里每个人总是不经意间迷失,忙忙碌碌却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我建议大家读一读这封遗书,它充满了王世军对工作、对家庭、对同事、对亲人浓浓的爱。字里行间毫无自艾自怨、虽有放弃却没有绝望、虽有遗憾却并不后悔,始终微笑面对即将到来的一切。王世军用这种人生态度告诉了我们生命本该有的样子:活着,就要乐观积极的去发光发热,面对死亡,就需要豁达通透、无悔无怨,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无悔的生命才是人生完美的结局。而这种无悔不是盲目、偏激的肤浅,它是智慧、坚韧创造出来的自在和美丽。
每个人都有面临死亡的一天,我们能否有王世军一样的无悔、豁达与自在?是不是还在忙碌并迷失着呢?我想,假如停下来也给自己写一封遗书的话,或许会从中得到答案吧。因为当我们真正静下心想到并写下的时候,那些曾迷失并一直在寻找的东西也许就看到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