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谣言拉低了你朋友圈档次
刚过去的2月份,又有一些谣言侵扰了我们的生活。人民日报的官方微信今天公布了其中的十个“杰出代表”:
1、粗盐+口水可以砸碎车窗
2、退休者每月可领70元医保补贴
3、挡车牌上的小点能躲摄像头
4、运营商合并
5、SB5病毒致多人死亡
6、蘑菇不能和茄子、小米一起吃
7、84消毒液和洁厕灵混合能致死
8、民政局将收取二胎保证金
9、市面出现塑料袋做的紫菜
10、吃大盘鸡等会感染H7N9
不展开细说,这十个消息虽各有千秋,但有一点相同,经相关部门调查证实,全是谣言!
您有木有中招?有木有想都没想就转发朋友圈的?有木有无意成了不法分子的帮凶?如果有,就得反省了,以后对朋友圈里的朋友要负点责,再看到耸人听闻的事,先了解核实再跟帖或转发。一两次转发了假消息或许能理解,可一有假消息你就上当,多次辟谣你还坚持上当,这个智商就把你朋友圈的档次全拉低了。
昨天我在某微信群看到有人还在转一个消息,“南京某医生列车救助产妇,却被认定非法行医,被判决并赔偿”。可怜啊,这事几年前就辟谣了,做个百度搜索都能知道真假,居然到今天还有人在义愤填膺的转发。不由得让你感叹,捷克著名小说家“米兰·昆德拉”有句话说的非常好,有些人“只有在愚蠢的时候才是真诚的,在浅薄的时候才是动情的”。恶意传谣肯定是少数,可一传你就信。你说自己不属于恶意,难道得划归到愚蠢里去?
这话可能有点刺耳,可我觉得面对网络谣言,刺耳一点能让缺乏理性和常识的朋友清醒些。因为网络谣言就像毒品,而散播谣言不亚于贩毒,轻信谣言不亚于吸毒,其中还不少人是吸毒上瘾之后去主动贩毒的,都会对社会环境、市场秩序带来极大负面影响。
古语云:“流言止于智者”。这个(zhi)音该是两个字,智慧的智,这属于主观自律的范畴;治理的治,这是客观他律的范畴,两方面都不能缺。
有调查说,我国网民群体中青少年网民居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网民偏少,可那也不意味着网民里不懂事没文化的多啊。每个人都有认知的局限知识的盲点,对自己不懂的问题,多问少说,不盲目相信,不轻易被煽动被忽悠,这不是个很高的自我要求。可现实中就有人爱到处转发连自己都没法证实的东西,还四处卖弄被那些所谓有意思的零碎信息冲洗过的、自感清醒的大脑思考出的残缺理论,得意的不行不行的,其实整个就一毒贩子!一大把时间跑到键盘上厮杀,多留点时间给自己去学习思考工作,想想怎么给社会多点贡献,不负青春韶华,不更有意义么?
当然,造谣的人更该被痛打!你看这十大谣言中,像“吃大盘鸡感染H7N9、挡车牌上的小点能躲摄像头、84消毒液和洁厕灵混合能致死”这都是早几年流传过的谣言,连字眼都一样,只是改了时间、地点,为什么又会回来了?原因恐怕在于很少看到造谣的人付出过什么代价。所以,除了及时辟谣,更要对谣言追根溯源、找到出处、加大法律惩处力度,这才能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不敢恶意造谣、传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