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不是商家的情人
(2017-02-14 16:59:48)今天是2月14日情人节,一个甜的让人发腻的日子。
每年这一天,花价大涨、饭馆爆满、电影院排队等等,因为商家早盯准了这一天,提前宣传打出了各种情人节标语、预热兜售各种“浪漫”,让你觉得不花点银子实在是说不过去。
最要命的是“情人节”一年还要过好几次,2月14日叫情人节,3月14日叫白色情人节,还有七夕节,连“5月20日”也成了爱情的节日。都在铺天盖地怂恿大家去为爱情消费,要送礼物、送红包,要看电影、吃大餐……以至于不少人还没学会如何浪漫,就被攀比、面子的功利心给忽悠得晕头转向。不吐点血叫无情无义、不解风情、不懂爱情,天理难容!连已婚人士不给另一半表示一下,都要上纲上线到被怀疑有小三儿的地步。仔细想想,这哪儿是情人的节日,分明就是商家的节日么。有首歌怎么唱:“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很多故事其实只是商家编出来,用来挣钱的手段哎。
当然,用故事给生活增添点作料、给爱加点情调也不是坏事,可主题不能跑偏。一些年轻朋友被商家洗了脑,在腰包并不丰富的情况下,依然坚持打肿脸充胖子咬牙死撑,为了个所谓浪漫,累得腿脚抽筋,潇洒一天饿上一年,一头扎进商家挖的坑里去。怎么能谈钱呢,多伤感情?可只谈感情也实在很伤钱,辛苦一年打工的积累都换成了玫瑰花、礼物、电影票……还有些朋友,情人节收不到礼物就要死要活,实在搞不懂,生命和爱情的意义就在别人给你的那点礼物上?
忍不住提个醒,真有人大把大把为你花钱,也别兴奋得睡不着觉,对这种行为要警惕。有个段子怎么说的?“问:男朋友是怎么追上你的?回答:砸钱,认识半年砸了几十万,要啥买啥,不要也买,都是名牌,还到处旅游。现在结婚两年、孩子一岁,我们一起还债,日子快撑不下去了”。所以,量力而行适可而止,无论表达爱还是接受爱,都别昏了头,感官的刺激、肉体的狂欢,都抵达不了爱情的伊甸园,那只不过是对爱情的亵渎,更让节日内涵跑了偏!
人到中年,对各种节日开始变的淡然,因为自己早明白了风花雪月不是爱情和生活的真谛,浪漫和浮华之后更要面对的是柴米油盐、上老下小。
前天我在节目中报道了南京江宁东山街道一对年近七旬的老夫妻。30多年前丈夫张宏宝因病瘫痪,上老下小一家6口人的生活重担,妻子许长凤一个人承担了下来。白天上班,中途要回来照顾丈夫和孩子,到了晚上,又要操持家务,几乎没有休息。现在夜里要经常帮着丈夫翻身,怕自己年纪大记不清楚丈夫大小便、打胰岛素的情况,就每天用日记记下来,四年半记下了整整二十本。
许长凤对丈夫、对家庭的这份付出,多让人感动!38年啊,对他们来讲,哪一天不是情人节?我们常用“天荒地老”来形容美好的爱情。而艰难生活之中的不离不弃,不正是对“天荒地老”的最好诠释么!那些一味追逐浮华商业气息的过节方式,和这种在日复一日的相互扶持中所孕育出的伟大爱情,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情人节是“爱”的节日。爱,需要适当的物质,但更需要发自内心的真情!情人节存在的理由,只是为了服务于爱情,而绝非反过来,要爱情去配合情人节的各种商业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