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商品抽检的问题,不能只有消费提醒

(2015-11-19 14:19:36)

商品抽检的问题,不能只有消费提醒

今天的现代快报有条消息:江苏发布2015年防盗门抽检报告,50批次样品两成多不合格,并且公布了抽检不合格的防盗门品牌,给消费者做了购买防盗门需要注意事项的消费提醒。

防盗门是家庭安全一道及其重要的屏障,这道门要是形同虚设就太可怕了。类似防盗门不防盗的新闻,这几年不少,比如:猫眼成了防盗门软肋、 防盗门锁芯存安全隐患、锡纸五秒钟打开防盗门等等,这些事媒体都报道过。质监部门抽检出商品问题的新闻也常见,比如被套床单部分产品PH值超标、婴幼儿用品不合格、灯具产品有问题等等,每隔一段时间,质监部门就会公布一些商品的抽检结果,其中被查出的问题大多是普通消费者无法分辨的,所以专业质量监督部门的商品抽检确实有必要,既普及了专业知识,又展示了消费陷阱,对消费者帮助很大,值得点赞。

不过,有些疑问也不得不问。

按照我的理解,质监部门的主要职责范围应该在产品生产环节,在生产环节如果能认真细致地做到严格把关,那么不合格产品在市面上出现的概率不就很低了吗?假如市面上总有大比例的不合格产品出现,那岂不正说明,质监部门在企业生产环节上把关过于宽松,才导致一些不合格商品走进了流通领域吗?

记得早几年就有个防盗门抽检的新闻,徐州质监部门抽检当地部分小区业主家的防盗门,发现多数安装的都是号称为“防盗门”的“非防盗门”,然后同样是认真给大家做了专业知识的普及和消费陷阱的提醒。想想看有些搞笑,防盗门都已经安装到户了,抽检出了问题后,没有对生产厂家的处罚和追责,只有对消费的提醒,这无非是告诉消费者,你以前上当都是因为糊里糊涂,现在总算可以明明白白倒霉了。

为防止假冒伪劣、不合格商品侵害消费者,质监部门对于流通环节经常抽查是有必要的,可抽查之后还该有进一步的执法手段,而不是只给消费者提醒完事。其实除了消费提醒,大家还想知道,对每次抽检之后查出的问题,质监部门的后续手段有哪些?有没有追溯到生产厂家?有没有追查同批次所有产品?生产厂家受到了何种处罚?这些问题每次抽查后也都公布一下,对生产者可是极好的提醒,不妨从这次防盗门的抽检开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