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距离快评1114
(2014-11-14 19:46:12)
标签:
房产 |
1、为控扬尘 南京主城现上万平米稻田
近年来,田园风光在南京主城区可以说是渐渐绝迹了。不过这两天,家住南京老城南中华门西的居民发现,在胡家花园西侧、紧邻南京棉纺织公司的空地上,居然有一块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的水稻田,让人仿佛置身乡间,让居民大呼“惊讶”。然而更令人惊讶的是,在紧邻城墙的一侧,种稻人还用水稻组成了巨大的五环标志。空地的产权单位表示,在空地上种植水稻,主要是为了控制工地扬尘。
这片成熟的水稻接下来会怎么处置呢?产权单位表示,这样自生自灭的水稻,可以正常食用,不过口感不算太好。工程预计在年底动工,动工之前他们将把这些水稻收割,为避免浪费,收割的水稻将送到饲料厂等地方去。
大林快评:这条报道让我想起了小时候,那时候稻田遍布城市近郊,可现在却成了我们的“远亲”。城市开发理所当然,可要不要留出一些地方,让大家寄托乡愁、重温乡村记忆呢?我想,不是只有高楼大厦才代表城市,为了看一眼油菜花嗅一下稻花香,就得跑到婺源或高淳吗?这片主城区里的一万平米稻田,似乎给了我们答案。
2、三十万补贴招博士气象人才受追捧
秋冬季是雾霾的高发期,为了提升气象预报的水平,今天上午,在南京举办的全国气象行业招聘会上,不少气象局拿出了最高30万元的补贴来吸引博士人才,同时谢绝“本科生”。记者在招聘会现场发现,全国31个省市的165家气象单位,不约而同的提高了应聘门槛,1000多个岗位中有47%,也就是近一半,都需要硕士以上学历。发达城市气象局基本不招本科生。不仅如此,一些单位还对求职者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分,以及计算机水平提出具体要求。如此高要求,让一些求职的本科毕业生感觉“压力山大”。
大林快评:气象预告是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文凭的要求也许有他的道理。单位招人才,都希望是水平、文凭兼而有之,可有时候,水平、文凭在一个人身上未必同时具备,没有一段时间的考察,也不能全面了解,我们常说不拘一格降人才,人才需要在竞争中冒出来,仅凭一纸文凭,就不给本科生参与竞争的机会,好像也不妥当。
3、市民质疑:护栏太“袖珍”美观不实用
这两天有市民向我们零距离反映,南京市秦淮区王府大街马路两边,新装了不少隔离护栏。记者在王府大街马路旁看到,整条街都已经换上了这种新的隔离护栏。与原本的普通隔离护栏相比,新护栏最突出的特征就是身材迷你,只能到成年人的膝盖位置。短短几分钟,就有十几名市民陆续跨栏而过。
一位被采访市民说:也知道这样做不好,但是看着别人做,就不由自主地跟着学,跟他们一起去翻了。在附近工作的保安陈先生表示,这些迷你护栏是上周末刚装上的。虽然外表美观,但安装后跨栏的人确实增加了不少。对于“跨栏”现象增多的情况,交管部门表示,他们下一步会加强对该路段的巡查。
大林快评:被采访的市民说,看着别人做,就不由自主地跟着学,您可真好学!安全护栏的高度,我看取决于大伙对交通规则认识的高度,理解认识不够,就算装上几十米高的护栏,也有人拿着绳索铁钩去爬你信不信?连城墙都有人翻,别说护栏。什么时候心中有了护栏,街上的护栏才会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