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又准备双计费了?
(2014-02-08 14:43:09)2012年,南京召开听证会提到出租车实行“双计费”,但之后一直“搁浅”。当时写了点看法,回头看看今天情况差不多还能用,就在转一次。
南京出租车双计费解决不了问题! 2012-03-08
双计费模式什么意思?车跑的时候按公里算钱,车等的时候按时间算钱,两块加一起就是打车人要付的车钱。我反对实行出租车双计费模式!
之所以提出出租车的双计费模式,初衷是考虑到打车难和出租车司机的收益。所以你提出来的方法首先要能解决这些个问题,其次还要体现公平。
先说打车难。难在哪里?首先是路堵,尤其是上下班高峰的市区中心地段,很多司机根本不愿意往市中心跑。划不来,几个小时做不了多少生意。去掉杂七杂八的费用加上铁打不动的分子钱,亏得满脸泪。我相信很多人有过跟我一样的经历,新街口等一两个小时打不到车。
可是实行了双计费,司机就一定往市中心跑么,我看未必。计时费用怎么调整,谁都会算帐挑活干,所以为什么拒载现象在抬头,调高了没人打车,调整不到位还不如在市区周边跑跑。退一步讲,即使调高了大家仍然不在意,继续打车,司机愿意往市中心跑了,那么多出租车都进来,不进一步增加拥堵了?大部分打车人都是有急事需要出行的,上车就走,有几个说是打车就喜欢路堵,就为了坐车里看街景,谁乐意这么打车?乘客打车去市中心,路一堵就下车,出租车司机自己堵着,还得认栽,索性不去中心区。你要想电话约车,更没人答应,这都堵车闹的。
再有,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买车的人增加,打车的人也在增加,一个城市有多少出租车才算合理,住建部有一个非强制的指导性标准,万人拥有20到30辆出租车比较合理,我想这应该是有一定科学性的。看看南京的情况,南京现有常住人口800多万,那意味着至少要有一万六千辆出租车才相对合理。可目前南京出租车只有9132辆,你说还有黑车,那是要打击的不能算进去。供不应求打车能不难么?这些问题要靠城市规划布局和发展公共交通来解决。当然南京现在也在逐步放量,但这需要过程。双计费显然解决不了问题!
再说出租车司机的收入问题,城市拥堵,乘客不承担成本,出租车公司更不承担,司机一方承担当然受不了,可是出租车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车租车司机还收益不高,这一点很有意思。所以前段时间都在谈要减少给出租车公司交的“份子钱”,我认为有道理,份子钱凭什么纹丝不动旱涝保收?油价上涨,车辆维护保养费,交通违法罚款等等,这些成本不是上调个几元钱,多个双计费就能解决的。而且调价也在加重消费者负担,我认为不合理!如果谈增加收入,份子钱减少的部分就是司机收益的增加部分了,最直接见效。
当然说到底,打车难的关键,不是打车的问题,而是交通的便捷问题,如果城市的公交地铁舒适便捷,我看不会有多少打车难的问题。毕竟出租车是作为公共交通的补充,是公共交通运输体系的一部分,所以有市民代表提出的出租车可以享用公交专用道,我认为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