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质量再升级,提防以次充好
(2013-09-25 13:19:00)新京报昨天报道说,国家发改委最近宣布,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已印发《关于油品质量升级价格政策有关意见的通知》,决定对油品质量升级实施优质优价政策。加价原则按照合理补偿成本、优质优价和污染者付费。目前,各地还未开始实施加价政策,对于承担七成左右成本的消费者而言,油品质量升级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费用支出的增加。
这次油品升级的主要原因是大气污染,报道所说,私家车主每月要多花几十块,物流行业成本费用也都会上升。但有治理环境这个大帽子,你也说不出什么理由,为环境做贡献是每个人应该的义务,真能用钱换回个环境好转,也是好事,所以价格高就高吧,认了。
不过我不自觉的又想起去年8月份南京媒体报道的一个事。当时媒体大致是这么说的,记者通过公证处监督取样并送检,发现了南京部分加油站用甲醇汽油假冒国四油的现象,而且油品以次充好获取利润还是业内潜规则。而根据统计数据看,南京市场每个月都多出几千吨来路不明的“国四油”!你想,不是专业人员,谁分得清自己加的油是哪个等级?还记得最初国四油的上市,也是为了减少污染排放,而上市前媒体提出过疑问,会不会以次充好?当时好几个部门都信誓旦旦,要开展对成品油经营执照的检查和经营活动的监管,做好油品计量、品质的监管工作。可事后以次充好的问题被报道,每个月几千吨来路不明的油品,到现在也没看到更多解释说明。说实话,南京这样的城市尚且如此,其他地方呢?
所以我就有了很自然的担心,如果油品质量和价格再次升级,以次充好获得的利润就更大,对有路子的人不更刺激么?咱们每个人难道为了验证自己加的油品是质量价格配套的,还得随车配备检测仪?每次油枪一插,就把仪器接管子上看?这些年消费者的精气神都用来长心眼了,心眼越长越多,可问题没见少多少。
当然,去年到现在,情况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一切都往好的方向发展了,希望我这仅仅就是无聊多余的担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