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个电话换不来相信,能证明社会失信严重?
(2013-07-03 13:20:58)6月30日晚上,男青年池某在武汉一湖中玩水时溺水失踪,他的几名同学陪着打捞队在湖边守候了一晚上,直到第二天凌晨4点40分才被打捞上来。期间,池某几名同学与他的父亲及其亲属联系,可是打了56个电话,对方就是不相信。社会学教授分析:这是典型的社会信任度下降的体现。
打了56个电话,换不来一个相信。我在节目里也报道过类似的事情,病人的化验单还是什么东西忘在了医院里,医生打电话通知,病人始终以为是骗子就是不去。这也难怪,谁没接到过类似的电话?动不动电话那头威逼利诱恐吓,又是中奖,又是新政策各种手段骗人钱财的事数不过来,再联想一下近些年各种社会信任危机,比如老人跌倒没人敢搀扶、各种消费领域里的不放心等等,虽然这个事只是发生在一个人身上,某种程度上好像也能折射出一些社会的信任度情况。
所以,我们除了自己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谨小慎微之外,同时还不断提醒老人、孩子和身边的人,小心上当受骗,别和不认识的人多说话,别轻信卖保险的、卖保健品的等等。搞得大家都好像有了心里阴影,怕得不得了。
不过具体到这件事,我觉得怕和个人原因的关联度更大,能执着拨打56个电话只骗一个人的概率毕竟太小,投入产出也不成比例,稍作验证一下,也许就不会这么极端。当然更可能是因为不愿意相信自己孩子会出事的本能,如果拿这个极端的事例去说明全社会的信任情况,有点牵强。
社会诚信到底下滑到了哪一步?恐怕没法准确统计,可是很多时候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我们过于恐惧,导致信任危机进一步加剧呢?有可能。你看,在选择相信和不相信陌生人之间,有两个可能,利益受损或者不受损。如果选择相信陌生人,可能没损失也可能有损失,但是选择不相信,一定没损失。所以权衡一下,就很容易都选择别相信了,可是这样的话,全体利益就都受损失了,每个人也都不能独善其中了。
说这么多,只是想表达一个看法,有白天有黑夜、有晴空万里也有乌云密布,事物总有阴阳,总有些对立,咱们也能看到诸如诚信的理发店主马玉剑,火海救人的富二代周江疆等等,社会诚信的下滑可能没咱们想象当中严重,别把自己吓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