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质量要震几次才能震结实?
(2013-04-24 15:18:11)中国青年报昨天有一篇文章:“在抗震建筑上我们必须向日本学习”,文章说“4·20”四川雅安芦山7级地震造成巨大损失,据雅安市宝兴县县长介绍,全县水电气中断,房屋几乎全部受损,包括汶川地震后重建的建筑!
重点在最后一句:“包括汶川地震后重建的建筑”几乎全部受损!
中青报说:汶川地震之后,重建建筑都是按照“8级抗震、9度设防”的要求设计施工,能够抗震级为8级、烈度为9度的地震,采用框架结构、整体浇灌的技术建设,承建单位都具有建筑施工一级资质。此次雅安地震,震级为7级、震中烈度在9度左右。按照常理,汶川地震后重建的建筑理应成为这次地震的“生命之舟”,人们应该为重建“先见之明”的高标准而庆幸,可是,不属于震中的宝兴县,重建建筑居然也不抗震。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强度为里氏9.0级的地震,还引发了大海啸,但日本造成的人员伤亡数量,却只有汶川地震的七分之一。而且,人员伤亡主要是后续海啸,而非建筑物倒塌造成的。日本建筑的抗震要求是7级,而汶川地震后重建建筑的标准却是“8级抗震、9度设防”,为何我们的高标准还不如日本的低标准呢?究竟是我们的标准和日本不对接,还是我们没有日本人认真?
以上是中青报昨天文章的部分内容。
与此同时,震后澳门特区政府援建的芦山县人民医院成为“楼坚强”的微博,在网上广泛流传,昨天《第一财经日报》也作了报道,说安然度过“4·20”芦山地震的芦山县人民医院已然成为“楼坚强”的代言人。据行家介绍,芦山县人民医院“楼坚强”这栋楼,只是其采用了不同于隔震技术的抗震结构。
原来也不是我们理解的非得要像穿越时空一样的高科技才干得了,只是采用了不同于隔震技术的抗震结构,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一位专家说:“就相当于在建筑物下面做了一个弹簧,用这个弹簧把地震的作用给隔开,跟自行车车座下的弹簧作用一样。如果严格按照我国抗震标准做设计,按照国家施工标准做施工,抗震性能得到保障。”
为什么那么多楼房却没有采用这样一些并非高科技的技术?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一位专家这样说,目前在震区推广隔震技术面临的障碍,除了新增建设成本还有另外一个因素,即设计技术如今已经到位,但施工、审查、监管等其他方面尚不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