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市连接两个镇的一座危桥为何没人管?
(2012-06-22 20:00:12)
标签:
杂谈 |
今天的南京晨报:连接兴化市下圩镇和安丰镇的一座桥,如今破败不堪命悬一线。可每天经过此桥的有近千人次。既然破损,要么重建,要么修缮但这座桥却少人问津。报道说,这座1978年修建的桥,桥墩就歪歪斜斜立在河面上,跟桥面相连的水泥不少已经脱落,一根根生锈的钢筋暴露在外,桥中央的两个桥墩还是用钢丝这种最原始最简陋的方法给暂时撑着。
你看目前桥体颤颤巍巍的样子,隐藏着的安全隐患显而易见,但更可怕的,还不是桥本身,是面对眼睁睁看得到的巨大安全隐患,两个地方政府的作风态度,熟视无睹,互相推诿扯皮不采取任何措施,让当地老百姓天天出趟门像玩命一样。
发帖人说,下圩镇很多村民在外务工,经过这座桥种地养蟹的每天也有近千人次,使用这座桥很频繁。可下圩镇政府认为,安丰镇用得多,应该由他们去修。而安丰镇的孙镇长告诉记者说,自己村民很少用那座桥,也从没有村民反映过这件事。并表示,整个安丰镇近800座危桥,兴化市每年只给安丰镇7到8个危桥修建的规划,经费紧张。就这么来回踢皮球了。下圩镇的工作人员好像更情系群众安危一些,也一直提醒村民少往危桥上走。估计在下圩镇工作人员看来,村民没事就喜欢跑到危桥上蹦跶,闲着也闲着,不如大家约好了到危桥上玩去,就好这一口。所以工作人员很体贴很细心,提醒大家以后没事别去桥上玩了。
如果老天有眼桥哪天垮的时候,巧了,没人过,赚大了。万一天没长眼,桥塌就赶上了人多车多的时候,谁担这个责任呢?下圩镇和安丰镇显然都有自己的理由,所以才会放纵危桥随时去夺命损财。一座危桥连接两个镇政府,按道理管的人多问题更好解决,可恰恰相反,现在群众生命财产就得靠运气。安丰镇说危桥多没有钱,我看这不是可以漠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借口。好,就算是镇里面真没钱,两个镇的上一级兴化市了解不了解?甚至再上一级泰州市能不能解决得了?修建一个桥到底要用多少钱?不过一二十万吧,搞一些有面子的项目的时候,咱们可以去借几千万几个亿都眉头不皱一下,吃喝更不缺钱,今天报纸说甘肃一个接待办,都能打着提升生产力的大旗搞接待,怎么给群众解决点实际困难就没钱了呢?想必镇长、县长、市长不用从这个桥上走!
政府用的钱从哪来?纳税人。修个危桥,用的钱其实就是纳税人自掏腰包,根本不花公仆们一分一厘。政府要做的,只不过是统筹协调管理工作,确保修桥款项能够“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是你的职责所在,真那么为难么?
如果这座桥是个高速公路收费站,我看早就修好了,而且两边一定抢着要管。利益面前,没见谁谦虚推诿,面对责任的时候,就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没有事了。说白了危桥背后就是个利益问题,费力不讨好又不计入绩效考核或者不是主要考核目标,当然就是这个结果!
我想这两个镇假如一时解决不了危桥,我倒有个想法,江苏城市频道一直都尽己所能得为大家解决些实际困难,当然未必每件事情都做得到,可我觉得修缮这座危桥,我们愿意出资出力,希望可以尽快帮助到当地村民。
最后,我想说的是,危桥连接的不只是一个地方群众通行的道路,我看,更是群众和政府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