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勇平被免职

(2011-08-17 14:59:51)
标签:

杂谈

南京晨报的文章标题:“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被免职,你信不信,反正我信,这不是奇迹”。今天全国各大媒体都刊载了这个消息。

王勇平从724日甬温线特大交通事故发生后的新闻发布会到现在一直是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当发布会上王勇平被问到“为何救援宣告结束后又发现一名生还儿童”时,他说“这只能说是生命的奇迹”。当被问到为何要掩埋车头时,王勇平又说出了另一句,“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随后,“生命的奇迹”和“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就被网友反复引用,演变成了一种文体,开始了无数次调侃。您看这个文章的标题,就是这个文体的又一次再现。

本来和7.23没有直接关系的这位铁道部政治部宣传部长王勇平,祸从口出,最近饱受批评,连前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也批评王勇平在发布会上语态太强势,语调太激昂,更不该有“职业性的微笑”。

新闻发言人这些年成了一个很流行的词,广播电视报纸随处都有新闻发言人的声音出现。这个特殊的群体,就是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的形象代言人,高曝光率不亚于影视明星,是一群专门沟通媒体、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的专业代言人员。什么叫代言人员,就是代替某一个单位、部门、组织、个人说话发言的人,可想而知,有的时候只能说该说的,不能说想说的,被代言的单位、部门、组织、个人想说的是代言人该说的,即使心里不这么想,职业要求必须服从决定,这没有对错。对发言人来讲,可能比较幸福的事儿是被代言的和代言的想法一样,所以代言人很多时候是两种社会角色合为一体的一个角色。理论上说起来很简单,但是结合得好不好,反映了发言人的水平和素质,所以也有人说新闻发言人是个高风险行业了,不过话再说回来如果级别待遇都保持不变的话,这个“高风险”是必须要打个引号的。

这一次因为724号王勇平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表现而引发的被免职,网上评论很多,有人认为,嘴巴只是说出了脑子的想法,也有人认为王勇平的嘴巴这次的表现没有能体现发言人在媒体和公众之间的桥梁作用。至少王勇平那句“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相信的”已经网民戏称为高铁体,看来王发言人嘴巴的表达技巧是有问题。虽然立场是上面的,但语言是自己的,很显然王发言人在巨大的压力面前,在转化和传达的过程里没有妥善把握好尺度。

王勇平在之后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这样说,“我可以问心无愧地说:尽管自己在新闻发言中可能有不足,但在那个需要我站出来的时候,我站出来了,而且自己没有说假话和违心的话。”这个话你怎么理解?职责需要无法回避,不管想不想都得站出来说话,至于是不是违心话可能群众更有发言权。不过我以小人的想法揣测,是不是还有另一层意思,需要我的时候我站了出来,但是同时也需要别人的时候,某些别人却没有站出来?这个也完全可以理解,一些地方和部门是存在着这种官场运行规则的,面对媒体要少说话,少露脸,少表态,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是最稳妥的。尤其在特别敏感的时期,搞不好就要舍车保帅,所以我觉得王勇平的角色可能还承担了这种进可攻退可守的作用。

关键问题是,铁道部这几年的斑斑劣迹给大家带来的太多失望和不满,而王勇平恰恰在这一次站在了整个队伍的最前面,让人又找到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具体的发泄出口。

723至今,从火车降速到停了王勇平的职,铁道部也在做一些事,但大家关心的并不仅仅是这些正在做的事情,在铁路系统整个链条里面王勇平这个说话的环节出了问题遭到了免职,其他做事的环节是不是就已经完全理顺?事故的隐患有没有彻底清除?中国铁路有没有可以让大家再竖立起信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