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想要的旅游日: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选的

(2011-05-20 14:42:56)
标签:

杂谈

519日,是第一个“中国旅游日”。2011年首届中国旅游日的主题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所以定在这一天,因为历史上的这一天是《徐霞客游记》的开篇日,设立旅游日的目的也是为了“传承霞客精神”。 旅游日的设立是中国旅游业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也是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准的一件大事。

说起来惭愧,这么大的事情,我竟然没有仔细关注。不是看了这篇文章,我都不知道什麽叫做旅游日。不过话说回来,知道了又如何呢?19号是礼拜四,正常工作日都在上班,虽然全国各地的很多旅游景点都在免门票或者打折优惠,您最多也只能眼巴巴想一想而已,别说在这样一个重大的日子,即使在平时,景点打了折优了惠,也难得能抽出时间去潇洒一下。

  齐鲁晚报的文章说,我们可以设想,假使徐霞客再世,他的旅途却未必能像当初那样随心所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各地旅游景点的交通和住宿条件固然比徐霞客的时代强了百倍,但与时俱进的是现在面向公众免费开放的景点少之又少。当代徐霞客可以轻松地克服路途中的险阻,但面对那一张张价格不菲的门票,免不了会打憷和犯嘀咕。如果一些景区只在“旅游日”这一天搞些价格上的优惠,而在日常工作中以提高和维护高价门票为己任,那么“旅游日”最终也成为掩盖他们垄断资源、牟取暴利的幌子。

关于景点高票价的问题,大家讨论了很多年,因为任何一个景点都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店,而把公共资源圈起来据为己有就形成了绝对垄断。因为然后就装上门,从此财源广进,你爱来不来。尽管维护景点有成本,但是和常年高昂的票价相比,和景点里面的房地产开发销售相比,和一个个景点里的高档酒店消费盈利所相比,成本还值得一提么?这个不多说。景点景区现在给人的感觉越来越离谱,正慢慢在变成奢侈品。徐霞客假如活到现在,还想那么潇洒潇洒,最少得混成王功权一样的人物,首先是不缺钱,然后还得有时间,说走咱就走。之所以旅游有了奢侈品的感觉,对现代人来讲,正是基于这两点,金钱和时间。

旅游日设立的意义之一在于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准。每年到了这么一天叫旅游日,提醒每个人一下,该出去旅游享受生活了。其实这个需要提醒么?谁不想提升自己的生活水准呢?可他首先得有那个条件。

吃喝不成问题,也不用为孩子房子车子看病等等发愁了,每天还非得忙忙碌碌把自己整个半死,像这种病人毕竟还是少数,大部分人更愿意走走大好河山享受自然风光的。但是假如客观条件不允许,想也白想。所以刚才我说,这个旅游日的消息我根本没有关注,而且周围的朋友,也没有几个人知道这个旅游日的消息。旅游日和大家的生活看起来很近,其实又很远。

别说这一天的旅游日休息不成,08年国务院正式公布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施行到现在又如何呢。现在的就业压力如此之大,竞争如此之激烈,企业也是纳税人呀,员工休了假还要带着新,老板会干么?休假和“保饭碗”哪个重哪个轻?不到万不得已没几个人敢因为这个跟单位较真。

我们国家还有一个特别的词儿,叫黄金周,一到了黄金周的那几天假期间,全国人民疯狂了,到处摩肩接踵人满为患,什么原因?从来少有过自由的休假,全国人民只能挤在这一个礼拜,报复性的休假,如果能选择休假时间,还带着薪水,谁愿意人挤人的去遭那么大的罪,旅个什么游呢?从旅游日这一天各景区虽然门票优惠仍然门可罗雀可以看得出来,第一,我们现在总体上仍然没法自由的休假,第二,前期的宣传很不到位。这个优惠不过是响应号召做了个样子,名山大川的独特资源,从来不会缺游客,也无需搞促销。如果这一天恰恰是休息日,那反而给在景区工作的同志们添麻烦了。

再一个,关于旅游途中被宰的新闻报道这些年我们也听到看到了不少,一些旅游公司和景区勾结,刀子一个比一个磨的亮,游客旅游过程吃亏上当花了冤枉钱,运气好的还能找回来,但大部分往往是运气不够好的,只能自认倒霉,你到百度上搜索“旅游被宰”这四个字,跳出来近两百万的帖子,旅游过程里面的管理如此不到位,又怎么样让大家畅快的出游呢?

说到底,设立旅游日的初衷绝对是好的,提升群众生活质量,拉动内需提振经济,于国于民都是好事,但这绝不是仅靠设立一个旅游日就能解决。

20多年前王朔写了一个小说叫橡皮人,“橡皮人”是个比较形象的比喻,没神经,没反应,整个人好像是橡皮做的,对生活也没知觉,对旅行、音乐、美食没兴趣,淡漠所有美好的生活细节,甚至于对人际关系也充满了焦虑敌意。而这些都是源于大家对生活无能无力的一种沮丧和对未来生活不确定的恐慌。现实生活中的多数情况,我们只在被动接受,而没办法主动选择。对于旅游日来讲,我们更想要的不应该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选的

所以一个旅游日。初衷虽好,但重要的是,旅游的问题不在旅游的本身,而在于旅游之外的配套建设。如果我们不在为房子、教育、看病、养老等基本的民生问题焦虑的时候,每一天都可以成为我们自己所选的旅游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