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对南京儿童医院徐宝宝事件的看法

(2009-11-11 14:21:06)
标签:

杂谈

    一名5个月大的患儿在南京市儿童医院住院治疗期间死亡,患者家属认定是医院当班医生不作为所至,成为网络近一周来的热点新闻,人民日报9号也大篇幅作了报道,这起南京患儿死亡事件在全国引起震动。为此,省和南京市卫生主管部门迅速成立了联合调查组,由南京市儿童医院负责全部调查过程。南京市卫生局医政处处长许民生说:“经过调查,目前基本事实已清楚。患儿从入院到死亡时间很短,医院存在对该患儿病情的凶险程度估计不足、对该患儿血常规的异常指标未能及时深究的不足。针对蜂窝组织炎的治疗相关措施已实施,抗菌素使用得当。对患儿抢救措施是合理的。目前分析患儿的死亡原因考虑为眼眶蜂窝组织炎,重度感染,海绵窦血栓。最终以尸检结果为准。”

       患儿死亡后,南京市儿童医院已对被投诉的当事医生作了停职处理,并将根据进一步调查结果对相关当事人严肃处理,决不姑息。南京市儿童医院主管业务的副院长黄松明特别声明,网络上对当班医护人员的很多指责同事实不符,不存在当班医生在玩游戏、偷菜、发牢骚等,更不存在患者家属在实施抢救患儿措施前跪求医生抢救的情况。省卫生厅医政处处长李少东说:“网络反映民意,网络使我们保持清醒,但是网络也有它的弊端,就是说对相关的事实你怎么能准确地把握,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网络,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监督来改进我们的工作,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去伪存真,总的原则就是实事求是,白的就是白的,黑的就是黑的。”

        至于现在怎么处理这起引人瞩目的纠纷,南京市儿童医院副院长黄松明中气十足,解决医患纠纷的途径有四条,这就是双方协商、行政部门调解、法院民事诉讼和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这四条可由患儿家属任意选择。

 

评论:一个开始看似普通的发烧跟眼部红肿,最后竟然导致五个半月的孩子生命消逝,有孩子的人都能体会到这份痛苦,十月怀胎,短短六个月的时间,所有的喜悦和幸福统统消失,留下来的是一个心灵上的巨大黑洞。一条小生命的失去,带给亲属的将是永远都没法抹去的痛苦回忆。

南京市儿童医院是远近闻名的一所大医院,不但是咱们南京的患者,邻近省市的患儿都是奔着这个名头来到南京寻找解决病痛的良药,因为所有人相信这家医院的医疗水平。现在出现了这样的事情,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是患者家属蛮不讲理,还是医院一方在想办法逃避责任,对于双方争议的焦点非常明确,医院认为自己采取的救治措施是完全合理的,而患者家属则始终认为是医院当班医生不作为对病人生命的冷漠导致了孩子的死亡。

我们作为局外人没法了解当时的具体情况,但是从网友的反应来看,回回有了医患纠纷,大部分人就会站在患者一方,这也许是咱们中国人的一个特点,同情弱者。有时候合理的未必合情,未必符合道德要求。和医院比起来,作为每一个单独的患者个体的确是弱势地位,因为医疗卫生行业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行业,对于患者来说,他们往往不具有较高的医疗卫生知识,生病住院时只能被动听从医务人员的安排。所以医患纠纷发生后,患者容易置其于不利地位。

有一个问题我觉得有些奇怪,既然医院方面认为就治措施合理,没有问题,为什么在患儿死亡后,要对南京市儿童医院已对被投诉的当事医生作了停职处理,并且说要根据进一步调查结果对相关当事人严肃处理,决不姑息呢?从南京市儿童医院副院长黄松明告诉记者的中气十足地话里,黄院长说解决医患纠纷的途径有四条,这就是双方协商、行政部门调解、法院民事诉讼和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这四条可由患儿家属任意选择。我能感觉到,儿童医院对自己是成竹在胸的。

那么这种成竹在胸是来源于对自己工作人员工作态度的充分认可和信任,还是来源于医院方面对于危机事件处理的充分认可和信任呢?对于这些我觉得很多人更想通过最后的调查结果来确定,更想通过医院的监控录像来确定,而不是通过中气十足理直气壮的豪言壮语来下判断,

所以这里面解决一切疑问的就在于调查结果,一个公正合理公开的调查结果,一个让所有人都认可都信服的调查结果,决不是自己调查自己,也决不是上级调查下级,而目前的这个调查组的成员仅仅是南京市儿童医院自己的人,调查组没有一个第三方,这样调查出来的结果决不能获得让所有人的认同,只是一面之辞。现在需要的是一个客观公正公开的第三方介入,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对医患双方的责任给出一个客观、公正的评判,一方面维护了患者利益。另一方面,也可帮助医院增强责任意识,查堵漏洞,强化医务管理水平。没有程序的正义,很难奢望会有结果的正义。固然我们没有理由怀疑这样的调查结果,但希望在有影响的事件中,作为主管部门可以尽早把公平、公开贯彻于事件的全过程,还人们可以信赖的真相。

我想的是,患者为什么选择住院治疗,为什么会选择住这家医院治疗,所有的原因就是两个字,相信!医务工作人员应该经得起这份信任!也许每天接触不同的病人,每天都很辛苦,辛苦的有时候有些麻木,在你的工作中也许是很小概率的一个事情,但是放到患者身上就是百分白的概率!医生与患者应该有着共同目标,本该是与病魔并肩斗争,彼此信赖,相互配合的,我们常说医者父母心,我觉得这是所有的基础和前提,每一个病人每一个患者都能够切实的感受的你到底有没有这份心,真的有了这份心,即使出现了问题,我觉得作为患者是可以理解可以原谅的,而假如没有这份心,即便不是你的责任,作为患者也不会和你善罢甘休!因为你辜负了相信那两个字。

 医院方说,是由于孩子的病情变化太快,急剧恶化,来不及处理而造成死亡。患儿从入院到死亡时间很短,医院存在对该患儿病情的凶险程度估计不足、对该患儿血常规的异常指标未能及时深究的不足,超出认识之外。那我就要问了,第一,住院是为什么?如果住在医院里都来不及处理,那要怎么样才能保证医生了解病情呢,难道医生要和患者住在一起么?第二,就算医生没有守在患者身边而来不及了解最新病情,但是作为患儿的父母一定是在第一时间发现孩子的病情变化的,我不相信他们不会及时去找医生,请问,在这种情况下,医院还能说“来不及了解病情变化”么?

 要说在医学上一定是有些病情“估计不足,超认识之外”,但是5个月大婴儿得了眼疾,为了应对“估计不足”的情况,医院是不是应该对这样奇特的病情应该格外关注,组织专家进行研究呢。没有,这也是所有人没估计到的,估计不足的地方。

我在想会不会不管出现什么样的医疗事故或者责任事故都可以说是估计不足超出认知之外呢?只要你在医院出了问题估计都是估计不足超出了医护人员的认知之外,那你到底应该把哪些事情能估计得再足一些呢?

有了这个理由,还有什么不能当借口?言下之意就是医生们夜间值班大可以大睡特睡了,病人哪怕被病痛折磨的哭爹喊娘,医生也可以置之不理了,这都是属于估计不足认知之外的范畴.

刚才我得到的最新消息,这一个第三方调查机构已经在大家的呼吁下成立了,新的联合调查组将由市纪委、司法局、人大代表、媒体代表和网民代表等组成,成员在十人左右,本台记者住荣康也是调查组成员之一,今天上午调查组将集中开会。南京市卫生部门表示,决不护短,认真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作出处理。我们希望接下来得调查结果不会和现有的结果有太大出入!拭目以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