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京一“黑车”车主不满查扣处罚  点燃汽油自焚

(2009-06-12 17:43:06)
标签:

杂谈

    扬子晚报今天报道了一起“黑车”驾驶员点火自伤案件。

  69日,家住南京雨花台区的陈某(男,30岁)驾驶“黑车”在中华门地铁站附近非法营运,被南京市客运管理处查获。

611日上午10时许,陈某前往市客管处大明路“黑车”处理中心接受处罚。对于市客管处的依法处罚决定,陈某表示不满,并乘他人不备,将自身携带在饮料瓶中的汽油浇洒向自己头部与身体。

  南京市公安局公交分局驻客管处警务室民警与客管处的工作人员立即上前制止,将其扑到在地。制止过程中,陈某点燃打火机,引燃了汽油,随后民警用灭火器将火扑灭。事发后,陈某在第一时间被众人送往市第一医院进行救治,经诊断,陈某手臂、胸、肩、面部等处分别被烧伤,经救治,陈某无生命危险。在事件处置中,民警叶志安手部被烧伤。目前,南京警方正配合市客管部门做好有关善后工作。

 

黑车,老实说算不得新鲜话题了。全国到处都有。看起来这好像很难根治,全国的政府都拿黑车没办法。不打击吧,乘客利益没法保障,出了问题谁负责?你治理吧,遇到这样的主儿,以死相逼,你要是执法人员也没办法,他连死都不怕了,还怕你管么?

你看只要一谈到黑车、乱摆摊这样难以治理的社会问题,管理部门总喜欢“加大处罚力度”,理由是一定要让违法违规者承担的风险成本,远高于违法违规带来的收益。事实上,尽管高压了,黑车数目是否减少也不好说。不管在哪座城市,黑车一直是生命力旺盛,顽强的很。

 “黑车”需要治理,需要严厉打击,这是毫无疑问的。但问题是,为什么在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治理之后,“黑车”依然猖獗?

我去年就在节目里关注过这个问题,其实这真的是个很简单的事。您想,黑车为什么会存在?两条原因,一是市场有这个需求,没人坐的话黑车怎么开,挣谁的钱?为什么那么多人放着“白车”不坐,要去打“黑车”?根源还在于我们的公共交通服务系统严重不足,无法满足老百姓的需求,尤其在城郊接合部体现更为明显。这些地方,要么公交线路稀少、候车间隔时间太长;要么乘车环境不好、服务差。有需求就刺激了“黑车”市场。

二是这个行业门槛高,进不去。能合法运营,谁愿意冒着那么多风险非要开黑车,提心吊胆的,一担被抓着给罚的心惊肉跳?无非是因为合法经营成本太高。对于出租车来讲,就是“份儿钱”。

为什么要实行行业准入?有什么理由用市场准入代替行业监管?那些个出租车公司到底是干嘛的?收那么多钱都用哪儿去了?一个个体司机,技术合格,车辆合格,该买的保险愿意买,该交的税也愿意交,那么,为什么他不能自己运营?为什么非要把大头交给不知所谓的出租车公司?

08年的时候,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在与出租车司机座谈时,清楚地算了一笔账:一辆出租车每天大概能挣700元,一年的收入大约20多万元,4年承包期的总收入为80多万元,但“份儿钱”、“承包费”、“预收营业款”等各种费用就要交57万元左右,约占收入的70%4年内剩下的20多万元,除掉加气、修理等费用,司机每月只能挣2000元左右。

黄奇帆进一步分析,出租车公司拿走的57万元,扣除必须支付的购车等成本和税费,一辆车每年有4万元左右的盈利,总的资本回报率平均每年达50%,甚至高达70%80%,实在是“全世界投资回报率最好的行业”。

如果放开经营。司机合格,车辆合格,你经营就是了。因为进入这个行业成本不高,所以,也不用怕出租车过剩或者不足。过剩了,退出就是了,损失很小;不足了,很多人就会进入,还是那句话,反正成本不高。常识而已。总有些人装做无知,抓打黑车其实是为了掩盖暴利。

  另外,“黑车”司机中有相当一批是下岗失业人员,开“黑车”也是他们生活的一个手段。治理“黑车”也必须要考虑到这一批人的生活来源问题,否则就可能引发其他的社会矛盾。

所以,黑车的治理,首先需要咱们的政府为市民提供充分的、便利的公共交通服务,包括取消出租车公司的特许经营。同时才是配以适度的监管,而且对那些因此“失业”的黑车车主,政府也需要承担起责任,为他们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加大对民生的财政支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