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彩陶的制作工艺(1)

(2017-03-13 22:51:14)
标签:

杂谈

​​

(一)制陶原料和加工

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的先民们在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器物。那时候的能工巧匠制作了大量的美观实用、技术精湛的陶器,无论是用来蒸煮食物、储藏食物,或者用来盛水储水的器皿,还是捕鱼的网坠、狩猎的弹丸、捻线的纺轮、或者是收割的刀、制陶的盘,已经用来装饰的陶环、陶簪,直到后来的彩陶,都充分显示了当时的高超制陶工艺水平。

陶器的制作基本分为四个阶段:原料的选择、胚体成型、彩绘、烧制。

现代有很多返璞归真的陶吧应运而生,消费者可以去陶吧从拉胚、彩绘到烧制,体验制作陶器的乐趣。

制陶所用的原料因为地域的不同、自然资源的制约而不同,各有差异。大体分为四类:普通易熔黏土、高镁质易熔黏土、高铝质耐火粘土、高硅质黏土或者瓷土等。甘肃彩陶的制陶原料主要是就地取材,普通易熔黏土使用比较多,到马家窑文化开始,也有极少量的瓷土使用现象。

制作陶器的土质不是什么土都可以制陶的,必须是可塑性强的易熔黏土,也就是俗称的红粘土。

另外为了增加陶器的那热性,防止陶器在使用时开裂,古代过程中还有意识的在陶土中叫了一些诸如石英砂、云母等这类的成分。

(二)制陶的成型

1、各类制陶方法

我国新石器时期的陶器制作方法大致分为手制、模制和轮制。最早制陶是没有陶轮的,大约在距今7000多年后彩产生了慢轮,在距今约5000多年前后在黄河下游的龙山文化才发明使用了快轮。从早期的手制经过慢轮修整,发展到快轮制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手制又可以分为捏塑法、泥片贴筑法、泥条盘筑法。捏塑法一般用于小型器物,比如在陶器的耳朵等部分制作手捏泥条等图案。泥片贴筑法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地区,泥条筑成法在甘肃的黄河流域比较流行,是主要的制陶方法。

模制法就是以模具为依托的陶器成型方法。在我国最早的彩陶大地湾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彩陶,就是以这种方法轴承。模制法盛行于黄河中有的庙底沟、龙山文化。

轮制法是用快速旋转的陶轮拉胚成型的工艺。

http://wx1/large/52f18b00ly1fdllm0rtffj20rs0m8tt3.jpg

http://wx3/large/52f18b00ly1fdllm0cp1lj20rs0m8ne8.jpg

http://wx1/large/52f18b00ly1fdllm0e6mvj20rs0kutrh.jpg

http://wx1/large/52f18b00ly1fdllm0lgsvj20rs0ku7sb.jpg


待续。。。


原创是用血浇灌的花,用情感酿造的蜜!

点赞是美意,打赏是鼓励。感谢支持!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