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5/middle/52f07039x9f48f9156cc4&690
   
昨天下午下班,路过赣州市区长征大道,发现摩托车、超标电动车被交警撵上了非机动车道,下班高峰时期,那摩托车、超标电动车可是车流滚滚。而那非机动车道,还有一个窨井盖破损,如果稍微不小心,你将摔得头破血流的,那窄窄的非机动车道里,自行车混在速度很快的摩托车、电动车里,看得我是胆战心惊的。再往前,在长征大道与客家大道交汇十字路口,交警更是把摩托车、电动车赶到平时自行车都不愿意去的人行横道,而偏偏那人行横道上还有很多隔离墩,路上还有高达几公分到十多公分的坎,那些摩托车、电动车必须上坎下坎的,摇摇晃晃险象环生。因为路口红绿灯只有十几二十秒可通行,摩托车、电动车把本来非常窄的人行横道挤得是水泄不通,行人、自行车就必须和摩托车、电动车抢道,否则你将永远无法通过。 
http://s1/middle/52f07039x9f48fc847940&690   
我行走在那长征大道十年了,最近这些年车确实是越来越多,但是我一直认为那“大道”还是比较宽畅的,因为那大道有至少六车道(每一边有三车道以上,中间是宽达三四米的绿化带),而且车行道旁边隔着另外的绿化带还有那三米左右的非机动车道,只是有些不自觉的行人、电动车、自行车偶尔会闯红灯,平时从来没有被堵过。昨天都还畅通的大道,今天就必须人为的弄得行人、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车都那么不安全?那些交警怎么啦? 
   
也可能是现在我们赣州市在搞“三治”(治脏治乱治堵)活动惹的,本来“三治”活动的目的是要解决“车难行、秩序乱、环境脏”那个困扰城市的老大难问题,是一件为民办的好事,可是现在我认为这好经被歪嘴和尚念歪了。车行难,是因为一直以来我们在城市的规划建设上没有长远眼光,没有考虑到交通拥堵问题,就连新修的道路也不是很宽、很直,功能不是很全。
http://s9/middle/52f07039x9f4900303728&690   
而这些年小车拥有量是越来越大,那些交通管理者(主要是交警)也没有严格规范管理,紧一阵,松一阵的,交通设施和管理设置有问题。君不见,那红绿灯在有些宽敞的大道,只有短短的十几秒,你行人过马路就必须跑,而且还是经常在路上就已经是红灯了,这么短的绿灯,你必须是非常健康腿脚利索反应灵敏的人;那些T字型道路,就是靠一字那面没有车辆也不让你走,人为的制造拥堵;没有开展整治时,对闯红灯的,就是交警在旁边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以至于一些人养成了闯红灯的习惯;本来非常宽敞的大道,今天来建绿化带、放置隔离带,明天感到不怎么样了,又拆了建。而今天,也不知道那些交警把摩托车、电动车赶去人行横道(斑马线上)到底是出于什么理由,是谁的馊主意。你把那些本来就是机动车的摩托车、已经绝大部分划为机动车的超标电动车(去年已经专门办证收费)赶去和非机动车的自行车和行人混在一起,这种做法可能是全国独一无二的,确实是一大创举。
http://s4/middle/52f07039x9f4902fe30d3&690   
当然最大的可能是,哪天有某领导路过,说了一句,这路怎么这么多摩托车、电动车啊,而你交警领导就赶快不管不顾的去拍马屁。现在开行在长征大道的那些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小汽车是稍微感到没有以前车多了,他们是开车感觉更好了,可是那些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混杂一起的,你考虑过大家的安全了吗?难道一定要出了事故,要怨声载道才会改变你那愚蠢的决定吗?你让那些机动车跑上有路坎而且很多隔离墩的斑马线,考虑大家的感受了吗? 
   
强化道路管理,还路于车,要的是加强管理,怎么使道路交通设施、设置更合理,道路更顺畅,民众感到更安全,绝对不是现在这种人为制造不安全、不通畅的做法。看来在一些人的眼里,以民为本,为民办事还只是一个标签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