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个故事》
(2009-06-18 00:10:00)
标签:
第十三个故事文化 |
分类: 庄生晓梦迷蝴蝶 |
晚上看完了《第十三个故事》。
这几天不喜欢看说理的书,想看点轻松有趣的,最理想的是捷克作家的小说,可基本都看过了,最主要还有那么多没看过的新书。《第十三个故事》还算好看,至少让我三天就看完了——这本书不算薄,密密麻麻的小字,370页呢。在卓越网买的时候,看到它有100多条评论(一般的书只有几条评论),算是畅销书了,不甘落后就买回来看。应该说作者是有文采和灵气的,但不知道是翻译还是作者的原因,叙述显得很罗嗦,附带一大堆无用的环境的描写。我试着给编辑,可是要删减也难。英国女作家写的书,绣花似的,一针一针密密麻麻的针脚绣出层叠幽暗的花朵。
它的调子沿袭了《简爱》和《呼啸山庄》。书里多次提到这两本英国经典著作,一样有没落贵族的山庄,深入简出的主人,一场改变了过去的大火,家庭女教师,孤女,等等。她讲了一个有关双胞胎的故事,双生的灵魂,互为矛盾的性格,但又不离不弃,互相依赖而存在。肉体上是永恒的分离的痛苦,但灵魂永远有要复归完整在一起的渴望。这个故事有点心理学研究的意味(不知道是不是我自己的投射使然)。我喜欢其中那段自述,全英最著名的小说家维达
温特夫人(小说主人公)说她写作的时候就好像所有的人物都挤在一个屋子里,争着要出来被写,于是她就会写最先跳出来的人的故事,当她写作的时候,其他的人就会安静下来,直到这个故事写作结束。而她不断的写是因为要逃避最深处的挣扎,每次写作结束,这个自我的黑暗的影子就跳将出来,她只能通过写作来逃避,直至屋子里最后一个人的故事都写完了,她知道处理自己的故事的时候来临了,也是她过去未写完的第十三个故事。
我一般不喜欢故事情节很复杂的小说,即使是钟爱的侦探小说一类,也不喜欢惊天大盗那种故事。我喜欢简单、幽默而巧妙的文字和故事。这本书对我来说,有点像四川菜一样,味道太重了。作者太过使用编故事的技巧,情节太过玄虚,而我从一开始就能猜得到结尾不过如此,阅读的快乐就少了许多。故事性太强,依靠情节刺激读者的神经,就减少了读者自己的想像和感受空间,也减少了作品的艺术性。这是我自己的看法,也是我的倾向。我常常感觉自己写作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不会写故事,不懂得使用技巧——不露痕迹地使用技巧。我平时讲笑话的能力很差,往往别人还没笑,我自己就笑得讲不下去了;而即使我坚持讲完了别人也并不觉得有趣。我哥哥常常无动于衷地看着我说:你讲完了吗,这有什么好笑的?有次在成都,五岁的丫丫给大人们说:我给你们讲个笑话“小孩上班,大人上学”,说完就哈哈大笑,自己乐得不行。我有点明白了我讲的笑话也是这种很天真的,小孩子讲出来可爱可笑,大人讲就显得莫名其妙了。
不论如何,我还是很专心地把书看完了。说不上很喜欢,给75分吧。我看喜欢的书总舍不得快看完,而这本书让我想赶紧看结局。非常遗憾的是,在谜底揭开之前,我自己应该思考一下一起找出答案,这样会更有意思,作者还是设了个不错的迷局。但是我不小心就把后面附带的答案给看了,我不知道这也可以是个侦探故事,就少了一起参与抓坏人的乐趣。虽然天蝎座的人不一定人人都会成为侦探,但著名的侦探一定出自天蝎座。我发现自己有很好的做侦探的特质。
下本书打算看《大师与玛格丽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