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为何枪毙自己拍摄的“日中亲善”照片?(组图)

(2010-03-18 20:00:00)
标签:

历史

日本新闻记者

中日亲善

宫崎

摆拍

老照片

文化

分类: 文史图片

【核心提示】看过《平原游击队》的朋友,或许都对那段台词记忆犹新:“皇军好。皇军不杀人,不放火,不抢粮食,你看这多好啊!”看过这部电影的,对老勤爷那种讽刺的语调,都难以忘怀。然而,在日本记者拍摄下的侵华战争中,却真有些“皇军好。皇军不杀人,不放火,不抢粮食”的照片。

日本为何枪毙自己拍摄的“日中亲善”照片?(组图)

看,日本士兵正在亲自动手给中国老太太包扎伤口,多仁义的皇军啊!当然,如果没有按住老太太肩上的那只手的话。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日本向中国各地派遣了大量新闻记者,他们拍摄的照片如今成了研究那段历史的依据之一。不过,这些新闻记者拍摄的照片,反映的并不是中国战场的真实风貌。其中一条重要原因,是当时日本军部要对照片进行审核。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日本记者当时拍摄的很多照片,根本就是摆拍形成的。原来。他们在中国采访期间,日军给新闻记者下达了一条任务,即在各处占领地拍摄美化日军形象,反映“日中亲善”的照片。

日本新闻记者拍摄的这类照片,有一些保存完好,几十年后再看,依然有让历史的效果。

日本为何枪毙自己拍摄的“日中亲善”照片?(组图)
绥远,日军和当地孩子“亲善”,虽然看来孩子的表情不太“亲善”。

然而,诚如我们所知,日军所到之处,尽是奸淫掳掠,杀人放火,日本的记者到哪里能够拍到这样“亲善”的照片呢?

《大阪日日新闻》社老记者宫崎留下的照片和说明,给我们重现了当时的情景---摆拍,是制造这种“亲善”的唯一方法。

日本为何枪毙自己拍摄的“日中亲善”照片?(组图)
宫崎留下的照片之一,占领九江的日军组织百姓进行反蒋游行。

画面左侧的摄影记者,手拿太阳旗却惊慌回头的半大女孩儿,以及百姓身后日军士兵的战斗帽,这张照片可算是清晰地反映了“亲善”是如何制造出来的。

这种摆拍不仅是针对老百姓的,连汪精卫的老娘都曾被日军摆姿势作秀,可怜的汪老太太老的哆哆嗦嗦了还要拍摄被日本人搀扶过桥的镜头,不知心中作何感受。其拍摄过程被记录下来,成了今天谈论汪伪政权的一大笑柄---汪先生连老娘都可以卖,他还有什么卖不了的?

宫崎和他的一些同事们作了一件很有职业素养的事情。他们把报社不采用的照片收集起来影印成册,以新闻记者的手笔加上标注,大概想有朝一日做成纪念册正式出版吧。由于宫崎在记者中年龄最大,他就成为这项工作的核心。这个打算由于宫崎在1948年病逝而成了空中楼阁。但是,宫崎他们的这批照片却有幸保留了下来,成为我们解密当时历史真实情况的一把钥匙。

其中,几张当时摆拍失败被记者们自己“枪毙”的亲善照片,也被宫崎等人保留了下来,也许是为了给后来的记者留下经验教训,还有失败原因的解析。

日本为何枪毙自己拍摄的“日中亲善”照片?(组图)

这张照片因为露出了刺刀而未被采用。
日本为何枪毙自己拍摄的“日中亲善”照片?(组图)

徐州,给难民发放食物。

    典型的“皇军好。皇军不杀人,不放火,不抢粮食”。不过,照片没被采用,原因是“右侧老太婆流露出惊慌表情,表情太不自然”。

日本为何枪毙自己拍摄的“日中亲善”照片?(组图)
福州,老太太给日本兵缝补衣服。

    可能是想创造一个很子弟兵的场面,但是,拍摄被认为是失败的,原因是老太太的表情“看不出欢喜”,而且后排有一个“日本兵的表情不对劲(哪一个?您可以自己看)

日本为何枪毙自己拍摄的“日中亲善”照片?(组图)
福州,少女给日本兵送来热茶。

    这大概又想体现一个“箪食壶浆”的场面吧,而且告诉中国的女性们自己多么安全。拍摄依然被认为是失败的,原因同样是中国少女的表情“看不出欢喜”。若看得出欢喜,那才是奇怪了吧?!看电影穿帮,大家都要笑。不过,这里的穿帮戏却让人笑不出来,只觉得我们的国人那时真的可怜。

日本为何枪毙自己拍摄的“日中亲善”照片?(组图)

只有这一张有些例外。

    这是一名年轻记者的作品,地点在湖北某地,内容呢,是当地民众“热烈庆祝大日本皇军的胜利”。为了表现这个情景,请来了若干成年人和儿童,要求人人在镜头面前露出“快意之笑”并高举双手,呼喊日语“万岁”。

    拍完后,这个年轻记者很满意,已经让邮差寄送总部,不料年长经验丰富的宫崎一看副片,马上告诉他这张照片有问题,不能出。等他指出问题所在后,那个记者连呼危险,立即派人去追邮差。

    那么,问题究竟在哪里呢?

    宫崎在中国做过长时间的采访,他知道,中国人单手握拳向上挥出,决不是表示欢迎,而是表示不屈和反抗,这是反日游行时候中国人的标准手势。

    所以,这张照片是绝对不能用的。

    记录中没有写出日方后来对此作了什么。宫崎只是写道:“由于蒋政府的反日宣传,皇军在征服中国人心上,还有很多困难。”

    我们无法强求一个当时的日本记者有更高的觉悟,他们没有五千年的历史,没有文天祥和《正气歌》。 

    我们只应该记住这位中国少年吧!在大人们都低头了的时候,在敌人的刺刀面前,以他无寸铁的身姿展示了一个中国人的不屈。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道: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