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丢失的伙伴

(2014-04-11 11:44:22)
标签:

蒋殊

伙伴

蜀葵

文化

乡村

分类: 阳光下的蜀葵

丢失的伙伴     近日在一个少儿美术颁奖现场,看到一位妈妈举着手机叫她正在画画的的儿子:“抬起头来,妈妈给拍一张照片。”五六岁大的小男孩在抬头的同时,顺势把身边与他一般大的一位男孩搂过来。那个男孩看到镜头以及镜头前的若干人,似乎有些羞涩,却也从背后伸手搂过这个男孩。两个男孩就这么并不好好看镜头,而是左一下右一下搂着笑着摇着摆着,让面前的大人把这些亲密而有趣味的镜头一张张定格在手机里。

之后的间隙,我一直注意两个男孩,他们总会冲破现场混乱的场面,始终在一起,始终那么打打闹闹,亲密无间地搂搂抱抱。

伙伴,我的脑海里立刻蹦出这个词。说实话,这个词在眼下陌生得有些让人热泪盈眶。我们,有多久没有伙伴了?我们曾经的小伙伴们,如今都到哪里去了?

一次回乡,我突然想起一个人,也突然知道了他就在我的村庄附近担任领导工作,于是突然地就去找他。可当时他不在。之后,我把找他的事告诉了他最好的伙伴,我想他最好的伙伴一定也把我的话转达给了他,然而他并无音讯。曾经,我们也算是比较要好的伙伴,毕业之际,我们站在马路上有那么多说不完的话语。可是如今,他却不再回应我。他的心情,竟与我的心情千差万别。

找他的念头,就此打消。

第一次尝到失去伙伴的滋味,是我参加工作一年之后。当时,我还在失去校园的痛苦中挣扎。一个无事的下午,我把一些信件拿出来,挑出几封细细品味。这是一个在当时很挚友的同学写来的,每封信的落款处,她必写“挚友”二字。如果我没有理解错,“挚友”一定就是很挚爱、很无间、很不容易被打散的朋友。读完她的所有来信,我情不自禁铺开信纸,一字一句,深情写下我对她长长久久的思念。按照往日的经验,回信很快会来。然而左等右等,等不到她的消息。我丝毫没有埋怨她没有及时给我回信,倒是非常担心她是不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耽搁了?我在内心一遍遍想,她会有什么事情?是地址变动了,还是心情不好了?

于是我在别的同学那里努力打听,也一遍遍让有可能见到她的人给她传话。就在打听的过程中,她的信来了。

怀着比往常更加惊喜更加迫切的心情打开,却看到她通篇懒洋洋和轻描淡写的文字。信的内容是从未有过的短。她并没有解释为什么这么晚才回信,也并没有提到有别的同学告诉过她我一直在打听她的消息,更看不出其间有像往常那样亲密的让人感动的情愫。信的结尾,她不仅不再落“挚友”二字,甚至没有像往常每一封一样写一句“盼来信”。

通篇读下来,我找不到一丝曾经的旧情。捧着这封信,我还是不相信地反反复复读了一遍再一遍,企图从中寻到哪怕一丝甜蜜的牵挂,然而没有。

这是怎么了?

坐在床上,我哭了,第一次为一位渐行渐远的“挚友”落泪。后来听说,她诸事不顺,她过得并不好。与她青春期高傲的心相比,她受到了严重的现实打击。那么,这便是她不再与我亲近的理由吗?她认为,我过得“很好”,好到都不想与我亲近了。

多年建立的伙伴关系,竟然如此脆弱,如此不堪一击?

之后我一直想走近她,告诉她我的好只是相对而言的好,她的不好也是短暂的不好。我的好与她的不好,并不影响我们继续做伙伴,继续通过一封又一封的信件倾诉衷肠。甚至,我们可以互相帮助,尽快让她走出不好。因为我相信伙伴的力量。可是,连这样一个机会,她都不给。就那么淡漠地,断了我们多年的伙伴关系。

因了她,我之后对伙伴的感觉变得谨慎起来。然而,人的一生中,能有多少伙伴?

还有一个人,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个伙伴。从小,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村庄,在同一所学校上学,同一个教室上课。有事无事,我们都形影不离。然而小学四年级那年,她突然要离开我们的村庄,举家迁到遥远的城里去。分别时,我们哭成泪人。此后,她再没回过村庄。幸运的是,七年之后,我也来到她生活的城市。稳定下来之后,我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找她。几经周折,我通过母亲和村里人曲里拐弯的一些关系找到她的母亲,想不到当时她已经结婚了。她的母亲告诉我,一定告诉她,让我们尽快见面。于是又过了几个月,我终于在这个城市见到她。

见面,自然是与之前想象的一样欣喜。她依然美丽,一双大眼睛更加灵动。我知道,那时候她竟然已经有了小宝宝,她嫁的人家,竟然还是这个省会城市最大报社的高层领导。

她开心地领着我去到她的家,看她的小婴儿,又跟着我回到我的宿舍,我们像小时候一样亲密,聊天,逛街,说各种事。她拿出她的裙子送我,说好了以后常来常往。

由于她有宝宝,也由于那时候的交通并不便利,我们此后的见面,并不多,只是时断时续。然而内心那种碰撞,一直在。

与她见面的两年后,我要结婚。我异常兴奋地跑到她家,告诉她让她到时候提前陪我回老家,当我的伴娘。当时她也是兴奋地一口应下来,还主动提出给我化妆。然而想不到的是,婚期临近,她却捎来消息:因孩子太小,不能陪我回走这一趟。

我当时便生气了,不能去,当初为什么要答应我?作为儿时的亲密玩伴,在我结婚这样的大喜日子里,不应该牺牲一下孩子吗?我的一切的一切都按她说的准备好了,她却以一句“孩子太小”而轻描淡写地打发了我。

可以吗?自然,我极度不能理解,没回她的话,赌气独自回了老家。婚后,我自然也没有再上她的门,对她捎去的“礼钱”,我也没有回应。而她,也因了没能兑现承诺,不好意思再来找我。

之后听她的母亲对别人说起这事,说到她为此很是自责,说她猜想我一定不会再理她了,说她当时的婆家人不让她陪我回去,说她自己当时做不得主。总之,之后我算是听到了她关于这件事的一些回应。然而一切已经过去了。我尽管早已没了当初的气恼,一想起来也还是说不出的遗憾。我真心认为,是她不重视我们的友谊。

她不重视,她不在乎,我又何苦与她再续旧缘?抱着这么一股子倔强,事情一拖便是几年。后来,或许是渐渐成熟了些,或许是觉得当初自己也有些太过执拗,于是在一个春节主动去看她的母亲。然而她并没有在她的母亲家。回来,我又搬了家;再后来,她母亲的住地已被拆迁。我们,就这样一直身处同一个城市,一直无缘再次谋面。

现在,我因常常写一些文字,与她公公当初所在的报社许多人都熟悉。然而因为时间过了太久,她的公公早已退下来,而我,也并不知道她公公的名字,也说不出她老公的名字。直到今天,我还常常问起那个报社一切能问到的人,然而我只能说出她的名字。可是,她与今天这个报社的人,确实没有什么关系。

如果可以再次找到她,我愿意翻过之前所有的页码,重续伙伴缘。

然而人海茫茫,我与她,或许缘分已尽。

人生的每一个时段,都会结识一些新的朋友,也会延续一些传奇友谊。我相信友谊会时时更新,也相信友情一直会在我们前行的道路出现。然而我执着地认为,伙伴,一定是儿时的,一定是那些纯真年代结下的。

可是随着岁月的流逝,随着生活的变迁,那些曾经的伙伴,也被现实一对一对生生打断了,拆散了。有些是寻不到,有些是不愿再续。

有时候,你千山万水获得一个儿时伙伴的电话,激动地打给他,激动地报出你的名字,电话那头却是:“呵呵,这么长时间,有些记不清了。”或者一遍遍漠然问你:“没听清啊,你到底是谁?”直把你打得热情全失,尴尬十足。

儿时的心,不同于长大的心。伙伴,必得两两相记。

一天,老家的高中同学辗转打来电话,语气里透露出很想聚聚的愿望。然而他也忍不住慨叹:“聚不起来了!许多人都不愿意聚了!”

不愿意聚的,大多是觉得自己“过得不好”的人。他们不知道,“过得好”的这拨人,也时时被一些身边“过得好”的人折磨着,奋进着。

曾经的伙伴和同学,有多少如今还可以像当初在一个教室那样“门当户对”?

如此,再续前缘,必是不能够了。

失去曾经的伙伴,今生便再不会有机会重新获得伙伴。而想保存儿时的伙伴,好难。

写这篇文字的间隙,我翻看微博,无意间发现一组图片,全部是两两相携的小伙伴,他们或搭背向前,或面面相对,或相互依偎,或静坐窗前。这一组经典的黑白图片,看得我泪眼朦胧。我知道,若干年后,他们中间一定会有人回头,苦苦找寻当初与她依偎的那个伙伴。我不能告诉他们,将这种伙伴关系延续一生一世,只能说一句:珍惜眼下。

然而我知道,当初的伙伴关系有多浓,失去之后的找寻便有多痛。

曾经的伙伴,谁还记得谁?

注:本文与《阳光下的蜀葵》、《早晨的味道》、《肉滋味》一同发表于《黄河》2014年第2丢失的伙伴丢失的伙伴丢失的伙伴丢失的伙伴丢失的伙伴丢失的伙伴丢失的伙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早晨的味道
后一篇:360年悬空之谜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