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童真童趣--摄影随感5

(2012-06-26 11:12:53)
标签:

儿童

摄影

纪实

杂谈

分类: 摄影随感

http://s15/middle/52e3ea09xc370278f41ce&690


P01

 

 

   童年,人生的起步点,最快乐、天真、幸福的时光。特别是6岁以下的幼童,天性好动、活泼、爱笑,是面部表情十分惹人喜爱的阶段,看到这些淳朴的童真童趣,正是作为父母和爷爷婆婆最开心的事情。把孩子生活的精彩瞬间记录下来,留下珍贵回忆,自然成为进入数码时代家庭生活的一个重要事情。
    给宝宝拍照,当然可以选择专业的儿童影楼,这里有多方位的灯光、温柔的环境,以及多种服装及玩具,照片的效果当
然也是很好的。但是影楼摄影作为商业摄影,毕竟走的是呈式化道路,镜头取景的角度、布局、灯光等,几乎是一个摆拍的定势,照片往往缺乏生活气息。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寻找合适的环境和光影,记录下孩子生活的真实瞬间,比照相馆的作品生动、有趣得多,可以相互弥补。
    端午节期间,在成都郊区的农家乐玩耍时,看见一个四岁多的小女孩,她天真烂漫笑容和可爱的身影,让人兴奋
不已。我一次次举起相机,用200的长焦去捕捉孩子的自然美妙神情,抓拍了一组原生态的儿童生活写真照。
    户外给孩子摄影,要注意一些细节:
    一是不要把相机早早地对准孩子。孩子原本正在兴高采烈地玩耍,可一但发现照相机对准他时,表情可能立即会变得紧
张、呆板、尴尬。最好使用中长焦镜头,最佳的拍摄距离是5米左右。在观察孩子玩耍、动作的时候,思考好角度、构图取舍。等待发现可拍摄的镜头时,立即将照相机转向孩子,当机立断地把转瞬即逝的最佳表现摄入镜头。儿童好动、眨眼较快,容易虚焦和闭眼,摄影时的曝光速度一般不要低于200分之一秒。最好使用数码相机的连拍功能,每次拍摄三张,从中选择一张神态、表情最好的照片保存。
    二是采用柔和的自然光光源。运用户外的自然光线,可以选择靠窗口、门口或阳台、汽车车上作为拍摄地点。基本原则
是千万别让强烈的阳光直射在孩子眼睛,这样会造成面部表情僵硬、虚眼的现象。一般采用逆光或者侧逆光。给孩子拍照时,尽量不要用闪光灯(给婴儿拍照更要禁用),或者使用随身的白色衬衫,在孩子附近为面部补光,这样也不会影响孩子情绪。大一点的孩子必要时可以用闪光灯拍,但应在3米以外,并且在闪光灯前加柔光罩。
  三是准备一些玩具之类的小物品。小孩子对你的照相机不感兴趣,不过对都喜欢玩弄玩具、小帽帽。这样能有助于消除她
们对照相机的紧张情绪,神情表现得更自然。对一些顽皮的孩子,或者是特别胆怯的孩子来说,要他在照相机站好姿势,他会一百个不愿意。这时务必不要着急,可顺其自然,进行一番冷处理,等他主动接近拍摄者时,再顺势对他进行抓拍。
    四是恰到好处的呼喊。尽量让孩子自己去玩,等你感觉差不多时,喊出他们的名字,在她回牟的瞬间,有可能抓住一次
最佳的机会。但是父母不要长时间、喋喋不休地呼喊孩子,否则会得到相反的效果。
    五是尽量使用大光圈。户外儿童摄影,着重点是追求孩子的神态和表情,景深和环境成为次要。使用2.8以下的大光圈,
有助于虚化背景,突出人物;同时,也在逆光条件下,为提高快门速度提供了空间。

http://s2/middle/52e3ea09xc3578a9722c1&690
P02

 

 

http://s12/middle/52e3ea09xc3578cd5081b&690
P03

 

 

http://s4/middle/52e3ea09xc357902ed723&690
P04

 

 

http://s5/middle/52e3ea09xc35792c180d4&690
P05

 

 

http://s10/middle/52e3ea09xc35795db91e9&690
P06

 

 

http://s1/middle/52e3ea09xc357982e3280&690
P07

 

 

http://s9/middle/52e3ea09xc3579a62bba8&690
P08

 

 

http://s10/middle/52e3ea09xc3579c2f7579&690
P09

 

 

http://s6/middle/52e3ea09xc3579f457ce5&690
P10

 

 

 

http://s9/middle/52e3ea09xc357a1d8fa38&690
P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