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坝子第一祠--陈家桅杆

标签:
桅杆宗祠陈氏 |
分类: 风光摄影--成都 |
陈氏宗祠门前一对石质双斗桅杆分立于左右,别具一格,肃穆庄重。
陈家桅杆位于四川省温江县寿安乡天鹅村,是川西平原仅存的集住宅、宗祠、书院、园林于一体的、复合式传统大型庭院式建筑群,被誉为西蜀第一祠。系清代咸丰年间,翰林院学士陈宗典,及其儿子、武举人陈登俊年共同营建的,始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经八年竣工。它占地十多亩,四周溪水环绕,整个建筑面积2736平方米。大小十二院,全部为穿逗木结构,组合精巧紧凑,布局大方合理。门前竖立石材的双斗桅杆,故俗称为“陈家桅杆”。
黑漆重檐的大龙门,檐上花鸟彩绘,光彩夺目。
留影于桅杆旁
陈氏宗祠门前,一对石质双斗桅杆分立左右两旁,肃穆庄重,气势雄伟。桅杆从下到上三分之二处,有一斗形石雕,顶端还有一个小斗形石雕,含有“才高八斗”的寓意。不过主人比较谦虚,两柱只雕四斗。其实这双斗桅杆是功名的象征,只有考取进士以上又做了大官的人,才有这种资格。陈家桅杆是双桅杆,说明这家人出了两个功名。黑漆卷拱重檐的大龙门,檐上花鸟彩绘,光彩夺目;八字粉墙分列两旁,墙上镌有浮雕石刻,镂空的福寿二字和蝙蝠图案工艺精湛。
http://s7/middle/52e3ea09x8caba275c676&690
大门正面和八字粉墙
http://s5/middle/52e3ea09x8cabae5a5994&690
双桅双斗体现主人的显赫身份
http://s2/middle/52e3ea09x7477920b0c31&690
陈氏宗祠“中院”住宅建筑群的大门豪华气派
http://s1/middle/52e3ea09x8cabd94b81e0&690
陈氏宗祠“南院”小花厅书房建筑群的大门古朴庄重
http://s4/middle/52e3ea09x8cabe1edb993&690
陈氏宗祠“北院”大花厅宗祠建筑群的圆拱门,典雅秀丽。
第一组建筑为中间的三重院落住宅。由前厅硬山式、二厅悬山式、正房歇山式三重大院组成,是宅主起居之处。最中心的位置为堂屋为家族议事与会客处;堂屋两边依次为主寝堂、次寝堂、灶房、议事厅。这组建筑是建筑群体布局的核心,有严格的中轴线布局,有较高的有品第的屋顶,透出儒家文化的宗法纲常伦理和美学趣味特征。
从“中院”前厅看“中院”大门
http://s1/middle/52e3ea09x8cabf36dba00&690
“中院”前厅
http://s3/middle/52e3ea09x8cabf73865a2&690
“中院”前厅堂屋
http://s9/middle/52e3ea09x8cac00179658&690
“中院”后厅
http://s16/middle/52e3ea09x8cac052ce6ef&690
“中院”后厅
http://s10/middle/52e3ea09x8cac091fbca9&690
“中院”起居室
http://s11/middle/52e3ea09x8cac0bfb1d3a&690
“中院”起居室
第二组是南院小花厅。院落规模略小于主建筑大四院,而大于北花厅。南花厅沿轴线建有三个庭院两座假山。前有“翠柏山房”,布置典雅。四壁有名人书画、石刻,书房三间内置凤雕书案,楠木书橱陈设有序,是主人读书、授业之所。主厅两侧各有两处天井,分别为“安心处”和“别有洞天”。“安心处”为主人修身养性的地方,私塾学生有过错时也在此“面壁思过”。“别有洞天”则为主人及来访文人雅士吟诗作赋、抚琴弄墨之地,别具特色,令人回味无穷。“别有洞天”后通忠孝祠,祠内正面石壁上有石刻宗谱,是香火祭祖之处。祠中的石桥与鱼池壕沟,分别象征道教传说中联系阴阳两界的“奈河桥”与“奈河”,从中可看出原籍重庆璧山县的宅主,受丰都鬼城道教文化的影响。
http://s11/middle/52e3ea09x8cac12d9b96a&690
“南院”小花厅翠柏山房
http://s6/middle/52e3ea09x8cac17f1a095&690
“南院”小花厅翠柏山房
http://s13/middle/52e3ea09x8cac1d129bcc&690
“南院”小花厅忠孝祠
http://s12/middle/52e3ea09x8cac221ae44b&690
“南院”小花厅忠孝祠拜祖台
http://s13/middle/52e3ea09x8cac8b4e6bbc&690
“南院”与“中院”之间的通道
http://s16/middle/52e3ea09x8cac276e93af&690
“南院”小花厅花园双层斗拱门
第三组是北院大花厅,也是陈家桅杆建筑群落最为精美之处。院内正面有照壁,两端有石砌牌坊大门——“爱吾庐”、“亭云馆”,门顶造型多样,披檐层层装饰,颇显徽派建筑的风格。中有戏台,周围有走马转阁楼,为歇山顶屋檐。戏台对面是上客厅,是主人用于接待达官显贵的场所。其木刻非常精美,是整个宗祠建筑中最具艺术价值的部分。上客厅后筑有亭阁水榭、鱼池石山,疏密有致,浑然一体,竹树掩映,清出绝尘。特别是池中石山,高仅七尺,阔不足一丈,山上竟配置青城山全景,楼台亭阁、宫观殿廊,应有尽有。
http://s13/middle/52e3ea09x8cac44aab4ec&690
“北院”大花厅宗祠建筑群的圆拱门
“北院”大花厅宗祠建筑群--照壁
http://s10/middle/52e3ea09x8cac4e5eb619&690
“北院”大花厅宗祠建筑群--石牌坊
http://s1/middle/52e3ea09x8cac5155bd20&690
“北院”大花厅宗祠建筑群--石牌坊
http://s9/middle/52e3ea09x8cac5602e018&690
“北院”大花厅宗祠建筑群--石上客厅木质彩屏
http://s7/middle/52e3ea09x8cac5e0c0226&690
“北院”大花厅宗祠建筑群--祭祀台
http://s11/middle/52e3ea09x7477a608178a&690
“北院”大花厅宗祠建筑群--水池中的青城山缩影
http://s4/middle/52e3ea09x8cac81f5f4a3&690
陈氏宗祠残存的围墙
陈家桅杆的总体布置,既有北方古代建筑群落中轴线式的布局和浑厚,又有江南私家园林的精美;既有庄严静穆的工作、学习之处,又有自由亲切的可玩之所。
八字围墙上的“见宾”。
八字围墙上的“观物”
“南院照壁”
体现主人归隐后心理的对联
http://s16/middle/52e3ea09x8cacf13a630f&690
体现主人归隐后心理的书画
“南院照壁”
http://s1/middle/52e3ea09x8cacf5f70a80&690
体现主人归隐后心理的对联
庭院幽静而深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