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慈善组织要善待捐款人

(2014-08-10 10:25:55)
标签:

袁立

天使妈妈

邱启明

慈善

捐款

 《新京报》2014年8月10日

----

 

慈善做好了可以净化社会,慈善做不好就会恰得其反。慈善的好与坏,除了每个参与者要不断反省自己的行为,也需要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政管理部门的介入。

http://s3/mw690/001w6gROzy6L83dmezM22

 

       据媒体报道,8月5日,演员袁立通过微博发布消息,以捐款人的身份向天使妈妈基金会提出了自己的“疑问”。8月6日,北京天使妈妈基金会官方微博和基金会理事、中央电视台前主持人邱启明开始回应袁立的疑问,最终引发出一场媒体关注的“明星”质疑“慈善”的新闻。

       事情的缘由之一是6月17日天使妈妈告诉袁立一个叫“阿布都”的孩子治疗烫伤短缺医疗费用1万元,袁立当天捐出5000元。月余后,袁立得知“阿布都”在她捐款三天后(6月20日)已出院。袁立微博询问:为什么孩子出院一个多月,不更新消息还继续号召社会捐款?天使妈妈的回应是 “截至今天(8月6日)为阿布都总筹集善款23940元,转给医院的已经是27000元,所以要继续筹集”,至于袁立希望了解的为什么更新孩子出院的信息以及结帐发票和费用明细天使妈妈并为作出任何解释。一个小时后,袁立贴出天使妈妈6月30日私信提交给她的“阿布都结案”报告,报告显示6月30日阿布都的总募款已达29405元,而不是23940元。袁立在这条微博中问到:过去了一个多月了,募款总额怎么变少了。正是因为这条微博的发出,天使妈妈基金会理事邱启明对袁立的回复从“美丽的误会”转变成“带有色眼镜”,继而又发出一条“妇人之仁”的评论。

        演员袁立向“天使妈妈基金会”捐款帮助陷于困境的孩子治病,是慈善。邱启明在北京天使妈妈基金会担任理事,也是慈善。但因为邱启明的理事身份,他必然又多了一份责任,有义务给捐款人袁立解释清楚天使妈妈“如何募款、如何花钱”的来龙去脉,而不应该对袁立有“透明,详实地解释,不知道大明星袁立姑娘是否满意?”这样的回复,乃至更甚的评价。毕竟袁立是捐款人,而理事仅仅是捐款人的代理人而已。

         何况,在邱启明成为天使妈妈基金会理事之前,社会对“天使妈妈基金”的质疑就不鲜见。2012年“小传旺”事件,天使妈妈未经证实就发起捐款,甚至还“传闻”孩子的父亲“卷款”跑路。2013年知名网友周筱赟举报“天使妈妈”用于审计的工作报告和网站公布的捐赠收入相差683万。以及此次袁立质疑阿不都善款“缩水”。回顾这些质疑,大多和“钱”有关,捐款人比较关注自己的“钱去哪儿了”是一个方面,而“天使妈妈”的财务管理和信息披露之复杂与错位,也是让人雾里看花,不敢轻易做出结论。

        对袁立质疑的善款“缩水”,“天使妈妈”最终也没有正面给出解释。他们只是说:微公益和支付宝募集善款没有到账,未统计进入总善款。为什么6月30日提交给袁立的”结案“报告又将微公益和支付宝募集善款计算在内,这前后不一致的统计方法究竟是为什么,没有人站出来说明。而袁立之前希望看到孩子出院后的“治疗发票”和已经“结案”的项目还能号召社会捐款,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天使妈妈”就直接“穿越”到已公布收支明细和审计报告,并号称不再回应。收支明细是“天使妈妈”的收支明细而非袁立要求的治疗发票和费用明细,而更匪夷所思的是袁立2014年捐款,“天使妈妈”却提供2013年的审计报告。

       这样模棱两可的结局,貌似让天使妈妈基金会“体面”谢幕,实际是让更多人丧失了对“天使妈妈基金会”的信心。天使妈妈一直声称自己是最“透明”的公益组织,而现在,最大的透明是袁立不再会给“天使妈妈基金会”捐款。每一次质疑,“天使妈妈”都说自己说清楚了,而社会却看不明白“天使妈妈”说清楚了什么。

       强行“闭幕”是天使妈妈多年处理“年度质疑”的一贯做法,这方法可以快速结束“年度质疑”,却永远收获不了社会的信任。有网友评论说:“每年看“天使妈妈”如何表演透明,表演他们的人心与人性”。譬如:小传旺的阴囊会和“西瓜”一样大;缺少一万医药费的孩子会三天后伤愈出院这些故事,看上去更象中国慈善的“年度绯闻”。

        慈善做好了可以净化社会,慈善做不好就会恰得其反。慈善的好与坏,除了每个参与者要不断反省自己的行为,也需要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政管理部门的介入。

        根据2014年1月实施的《北京市促进慈善事业若干规定》,袁立对“天使妈妈”提出的所有询问都符合若干规定的要求。譬如:孩子出院的信息、发票和明细,慈善组织应在信息形成20天内公布;捐款人提出质疑,慈善组织应在15天之内公开相关信息,而这些信息是否能令捐赠人满意,就要由捐款人自己说了算。 

才让多吉(公益人士)

-----------

刊出有删减,链接:http://www.bjnews.com.cn/opinion/2014/08/10/329037.html

-----------

http://s6/mw690/001w6gROzy6L84HcluJ15&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