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兰 保姆以及信口雌黄的媒体记者
(2009-09-09 20:14:11)
标签:
保姆媒体记者道德问题职业道德桑兰杂谈 |
昨天下午看到了桑兰在博客中记录她和她的保姆的服务。博文很长,还配了若干照片。这样的文章是非常不符合现代传播的原则,在这个什么都可以拿来消费的时代,很多人是不会看这样的长文章的。因为大家关注的是热点,而不关注事实本身。
我用了半个小时看完这篇博文,倒不是因为是桑兰的身份特殊,或是为了窥视名人的生活细节,而是因为我和我身边的朋友都有过为找保姆而崩溃的经历。所以我现在经常劝身边的小朋友早结婚早生孩子,这样父母还能帮上忙。
看完桑兰的博客,我觉得桑兰还是一个天真而单纯的人,因为她居然相信契约,相信人情,相信事实胜于雄辩。然而,让人痛心的是,这些年社会的变化,事实已经变成了并不重要的东西,重要的是眼球,是取悦公众的阅读消费。看着桑兰作为一个残疾人,写那么长的文字她需要付出的比我们多很多很多。而我们的媒体,不会去关注她的文字,只会关注她的标题。
部分媒体记者一边倒地批评桑兰,其实也就是为了一口饭吃,为了一份生计。因为他们熟知,批评一个名人比表扬一个名人更容易吸引眼球,他们知道,把一个名人置于困窘的状态会吸引更多看客的眼睛。从他们的文字后面,我已经看到了狡诈而兴奋的笑容。
我真的无法理解和接受,作为一个好手好脚的大男人,作为一个掌握着媒体话语权的记者,你们不去把握第一手材料,不用自己的专业手段去跟踪核实,而是用转载的方式来参与炒做,同时也摆脱自己的责任。你们用不带血的刺刀去伤害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女人,你们还有男人的性格和做人的底线么?说难听点,你不就是为了一口饭么?
回头说说保姆的事情,我和朋友们的总结是:如果不是因为有孩子,我们不会雇佣保姆。每更换一次保姆,是一个比装修还惨的事情。换不到一个班数量,根本是找不倒合适的保姆。同时,保姆公司的话根本不能相信,他们就象媒婆一样能说会道,但绝对不负责。因为,我们这个年龄的家庭,家里没有看管,上班后,我的家就是保姆的世界。保姆绝对不会因为环境宽松而认真工作,大部分只会偷奸耍滑。桑兰所描述的就是保姆工作的常态,只是我们作为常人,有精力去检查和纠正而已。这不是保姆的个人素质的问题,而是这个行业的职业道德问题。当然,中国今天本身就是一个缺乏职业道德的社会。
因为这样的情形,所以找保姆的过程就是一个碰运气的过程,找到一个好保姆,就像你中了一次彩票。所以,桑兰居然相信保姆公司的推荐,有记者居然说保姆公司一定会给桑兰推荐好保姆,我只能说前者是天真,后者是故意装傻。
当然,保姆职业道德问题其实不在保姆本身,在于家政公司。家政公司发展、组织保姆的模式、推荐保姆的方法,基本上用的就是传销加欺骗的模式。这样的过程和方法,就是这些保姆到大城市得到第一教育。我们可以想象这对他们的观念的冲击是什么?
最后我要说的是,世界上有很多象桑兰这样的人,她们曾经为国家和社会献出了很多。但是,在社会的变革中,她们逐渐淡忘在公众的记忆中,她们的为国家的付出,成为他们生活的包袱。比如说,在512地震中,为挽救学生而献出生命的红白中学教师汤鸿,她的父母今天需要拖着带病的身体去抚养她当时只有六个月大的婴儿。他们能得到的关注,也就是在周年祭的时候,那一点点时间。生活的窘迫和不易,依旧没有任何的改变。
汤鸿因为是教师,她父母得到的国家救助还没有一个农民多。农民走的是国家赔偿,拿的是媒体宣传的那些钱。教师算工伤,按照工伤标准赔偿。当然,这样的事情也发生在美国,电影《父辈的旗帜》讲述的不是这样的故事么?
今天,桑兰为了从一个保姆那里得到应有的服务,而要放下尊严,劳心费神。如果我们还要横加指责的话,这个社会的公德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