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捐,我们究竟在募什么?
背景:
上个月,因为帮助一个国外基金会去四川"访贫“,了解到灾区的老百姓需要一些小孩的旧衣服。回到北京,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家有瑞瑞”,于是在新浪发起了一个“百家衣”募捐活动。http://club.baby.sina.com.cn/thread-1854687-1-1.html。
周日上午和“家有瑞瑞”还有一个不知名的新浪版主,驱车从南城跑到最北城的天通苑,为了去找一个叫“邓姐”的人取捐赠的旧衣服和玩具。
经过我们挑选,符合我们这次活动需要的东西就只有一些玩具而已,衣服都是成人的,不能带走。
“家有瑞瑞”有些不好意思地给我解释,大意是没有想到东西就这么点等等云云。
当然,要从经济上来算帐,我们的取回这些旧玩具的费用,也许都可以买这么些玩具了。那是不是我们自己掏钱在“天意”买这些玩具更合适呢?
当然事情不能这么做,不能这么看。所以我想对“家有瑞瑞”说:“不要带有歉意,我们每个做做公益人都不会这么算帐的。更何况,这个事情还是由我而起,那里需要你这么来说.”
因为我们我们一大早起来,驱车从南城跑到天通苑那是我们的心愿,是我们为这个事情付出的善意。而“邓姐”捐赠的那些旧玩具是代表了“邓姐”自己的爱心,这两件事情是不能做经济换算,他们代表的是不同的人,不同的“自己”。
我回想当初参与“绿丝带”,也不仅仅是为了这个平台能募捐更多的物质,也是为了募捐更多的善意,让更多有爱心的人能聚集在一起。只要是爱心,不论多少都是具有相同的价值。就像去年带着自己存钱罐来的那个小孩,至今让我难以忘记。
希望这个活动的发起能再次启发大家的爱心,每个人参与进来,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捐赠物质的多寡并不是我们所最求的单一目标,我们的理想是:既能做一件大家发扬爱心的事情,也能实际去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
话有又说回来,我们周日去的“邓姐”那里实际上是一个叫“天使之家”的民间慈善机构,大概主要是收留、抚养一些残疾婴儿。她从新浪网上看到我们“百家衣”的发起帖后,充满热情的“邓姐”要把她那里多余的玩具衣服转捐出来。对于她的“菩萨心”我的内心是感谢的,对于她的热情、真诚和能力我也丝毫没有怀疑。
那天我们去取东西的时候,在那里看到的这样的情形,两个无精打采地保育员,有气无力地坐在两个婴儿的傍边,手机械般地摇晃着婴儿摇篮。我心里明白,这些是“天使之家”雇佣的从农村来城市的打工妹,微薄的工资对于这些人来说就是一分不用珍惜的工作。从他们的心里,看不到爱,看不到热情。如果说“邓姐”是非洲的太阳,那么这些人就是喜马拉雅山上的冰雪,单纯却没有热情。
这样的情形,让我坚定了我一个信念:“志愿者团队才是公益组织的根本,这个比募捐物资的寡众更重要。”
我们如何去聚集一个志愿者团队,那就是尊重每一个有爱心善意的人,尊重他们的每一份心意,没有大小之分。我们不要以数量论英雄,只要真诚的爱心和善意,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募集的。
2008年“绿丝带直达灾区”公益活动中,捐自己存钱罐的小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