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积极参与《中国学校体育》杂志《案例研析》栏目总第44期话题研讨

标签:
官方博客教育体育中国学校体育 |
技术动作的认知方式
——以水平一前滚翻团身滚动动作为例
(本期话题特邀浙江师范大学孙喜和教授担任主持嘉宾)
一、研讨背景
日本学者中内敏夫认为,学校设置的各类课程按照认识的性质,可以理解为“概念性认识”“形象性认识”和“身体性认识”[1]。结合日常体育教育教学可发现,教师在教授技术动作时一般采取讲解动作要领或做示范,然后提供一定的练习方法让学生练习体会技术动作。从认知的角度上看,讲解动作要领属于概念性认知,示范属于形象性认知。这也就说明学生对动作认知只能靠自己通过对教师语言理解和教师的示范进行模仿,或者根据对教师的讲解和示范的理解在练习中自己体会,从而导致学生只知道技术动作的外形,实际操控身体时却做不出来相应的技术动作。运动技能的形成实质是学习者运动感知觉的形成。教师在教授技术动作时不能只从讲解和示范的角度设计教学内容,更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从学生主体的运动感知觉角度设计教学内容,如,身体什么部位用力、用力的方向和程度如何等,学生才能清楚动作的轨迹及发力顺序,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技术动作的概念,快速地形成动作技能。因此,本期以前滚翻技术的团身滚动动作为例,与广大体育教师一起探讨、交流技术动作的认知方式,以期学生主体更快地理解掌握技术动作。
二、研讨案例
[1]贾齐,李捷.运动学习: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身与心如何走向统一[J].体育与科学,2003,143(4):36-39.
三、研讨提纲
1.(19:30~20:00)该案例呈现的练习方法等能否让学生快速认知并做出团身滚动动作,您是否有更好的方法达成目标?
2.(20:00~20:30)该案例就团身滚动为学生呈现了哪些认知方式,您认为哪种方式更有效,谈谈您的看法。
3.(20:30~21:00)案例中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请对该案例提出优化建议。
四、研讨网址
http://bbs.jsports.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904&extra=page=1
五、研讨时间
2021年3月18日(周四)19:30~21:30
六、收稿日期及邮箱
收稿日期:2021年3月29号前收取当期稿件。
投稿邮箱:zgxxtyalyx@163.com
注:稿件的选取依据和总体标准以研讨主题中心为主。每期所有稿件、审稿结果统计、稿件总评要提交给杂志社备存。
声明:《中国学校体育》杂志《案例研析》栏目的话题研讨内容版权属《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和发帖作者,未经版权人许可,研讨相关内容请勿投稿《中国学校体育》以外的其他杂志。
原文链接:http://bbs.jsports.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904&extra=pag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