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学校体育》杂志《草根争鸣》总第141期话题研讨小结

(2020-12-25 09:11:59)
标签:

官方博客

教育

体育

中国学校体育

2020年12月16日19:30-21:30由山东省威海市体育教学能手团队主持的《中国学校体育》杂志《草根争鸣》总第141期“体育教学中体能练习趣味化策略”话题研讨活动在威海荣成市蜊江小学举行。本次在线研讨活动围绕影响学生参与体能练习的因素、体育教学中促使体能练习趣味化方法手段、哪个阶段进行体能练习更易于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能练习趣味化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四个话题展开。来自全国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48名体育骨干教师参与了研讨,共计发帖2700余条。

一、参与情况

本次研讨活动共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48名教师参与,具体情况如下:

《中国学校体育》杂志《草根争鸣》总第141期话题研讨小结

二、研讨积极分子名单(排列不分先后)

1.罗传伟,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教育教学研究室,246002

2.刘明,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环山小学,264400

3.周福礼,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东沙湖小学,215028

4.徐海波,山东威海市文登区文昌中学,264400

5.林通,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洋学校,215028

6.崔从峰,山东省文登第二中学,264400

7.张健祥,吉林省汪清县天桥岭镇第一小学,133204

8.王志强,山东省荣成市第三十五中学,26430

9.郑洁仪,广东省海珠区第二实验小学,510300

10.姜子琪,山东省威海市高区钦村小学,264200

11.王炜耀,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邓世昌纪念小学,510240

12.胡松,浙江省杭州市转塘小学,310012

13.宋永涛,山东省文登第二实验小学,264400

14.江海峰,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四照园小学,246000

15.曲彬,山东省荣成市府新小学,264300

16.刘儒,山东省肥城市潮泉镇初级中学,271600

17.孙兰,山东省荣成市虎山镇中心完小,264300

18.王祝,山东省荣成市第二实验小学,264300

19.孙海涛,山东省威海南海新区南海实验中学,264400

20.金思宇,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第三十一中学,264325

21.刘新军,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实验中学,264400

22.徐则仁,山东省五莲县第二中学,262300

23.王树君,山东省威海市新苑学校,264200

24.于海燕,山东省荣成市寻山街道寻山完小--264300

25.郭敏,山东省肥城市白云山学校,271600

26.倪江华,山东威海市长征路小学,264200

27.林雪,山东省威海市河南小学,264400

28.李光辉,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锦华小学,264200

29.姜晓山东省肥城市桃园镇初级中学,271609

30.尹耀,山东省乳山市徐家镇中心学校,264513

31.曲海斌,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第二十九中学,264322

32.冯德强,山东省威海荣成市石岛实验中学,264309

33.崔云霞,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世纪小学,264300

34.宋晓军,山东威海市文登区宋村小学,264403

35.徐衍铮,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中心小学,271612

36.王春美,山东省荣成市第二实验小学,264300

37.李莉,山东省威海市高新区实验小学,264400

38.刘佳,山东省荣成市实验小学,264300

39.于海燕,山东省荣成市寻山街道寻山完小--264300

40.孟健,山东省荣成市蜊江小学,264300

41.李英杰,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蜊江小学,264300

42.侯金晓,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大众小学,264400

三、研讨情况小结

  (一)本次研讨的亮点

1.高端定位,高效施策

为了提高网络话题研讨的广度与深度,全面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由本期话题研讨主持人威海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体育教研员吕晓峰老师牵头下发了《关于参与<</span>中国学校体育>杂志<</span>草根争鸣>总第141期话题研讨活动的通知》文件,要求威海市各区市体育教研员,积极发动体育教师参与本期话题研讨,参与研讨教师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学分,同时号召大家通过QQ群、微信群等媒体,发动全国各地体育教师参与,吸纳精华,助力本次研讨活动精彩不断。

2.夯基垒石,精益求精

主持团队在吕晓峰老师指导下先后参与了3次筹备会议。12月7日第一次筹备会议在威海高区恒山中学举行,会上主持团队研讨活动方案,制订了活动分工,讨论宣传计划,明确工作职责;第二次采取网络研讨的形式,反馈各自工作中产生的问题,研讨工作措施,提升工作效率;12月16日下午13:00第三次筹备会议在蜊江小学主持会场举行,调试设备,注册报道,梳理研讨流程,主持团队对每个人负责的主题帖、案例和小结,逐字斟酌,凝练提升,确保研讨成效。

3.群策群力,博弈争鸣

12月16日晚19:00,研讨时间还未到,不少教师就按捺不住研讨的激情,提前开启了饕餮盛宴模式,在平台上发布自己的主题帖。19:30在主持人吕晓峰老师的引导下研讨活动正式开始,主持团队成员对四个话题分别细致进行了引导,精准把握研讨方向。随着研讨的深入,不乏一些经验丰富、有独道见解的跟贴浮出水面,让人眼前一亮。

讨论“影响学生参与体能练习的因素”时,江苏周万征认为体能练习过程需要消耗一定的体力和能量练习过程身心可能难受,易疲劳,产生不愉悦的身体验学生缺少对体能练习的深层次认识,内驱力没有激发不想参与不愿参与体能练习

讨论“体育教学中可以用哪些方法、手段促使体能练习趣味化”时,山东李永华认为,要颠覆过去的体能练习简单、反复、呆板、单一的组织形式。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参照学生的体能、身心特征,运用游戏教学形式,完成体能教育要求,保障体能训练效果。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就需要做好对游戏教学形式的设计工作,在巧妙安排、精致构思中最大化学生体能训练的效果,激发学生的体能训练热情。广东省祁昉雪认为,挑战性体育是充满激情的,要在体能练习中加入赛的环节,要分胜负,要有比拼,给予学生刺激,激发学生斗志;跳一跳,摘个桃,根据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了解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和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在这两者之间给学生一些有难度的内容,让学生去努力去争取去挑战。

研讨在体育教学中的哪个阶段进行体能练习更易于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话题时,山东尹耀认为体育教学的不同阶段应该采用不同的体能练习内容才是合理的;速度和灵敏的练习在课的前半部分是合理的;柔韧练习适宜在开始和最后的部分;力量、耐力练习适宜在课的后半部分;大强度的耐力性练习在开始部分立即采用,可能会影响后续主要内容的学习等。但同时,体能练习应属于课的一部分,不能简单地套用前面的要求,应与课的主要学习内容高度相关,应兼顾课的运动技能目标实现的前提下,安排好体能练习,或是强化性体能练习,或是补偿性体能练习,应基于单元计划内容的设计以及学生体能发展情况,站在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来进行安排。

研讨“体能练习趣味化设计应注意哪些原则”话题时,山东曲彬认为,(1)全面普及与个性发展相结合原则。体能练习趣味化的目的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所以要考虑到全体学生体能的普遍提升,但是由于个体差异有的学生身体素质好有的素质差有的喜欢本节课的趣味化设计有的不喜欢,所以就要详细考虑。(2)循序渐进的原则。体能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体能练习要按照学生身体发展的特点与课程的进行逐步增加强度3)安全性原则。离开了安全一切成绩都是“零”是学校与社会的共识,所有活动都要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进行。(4)合理性原则趣味化体能练习要考虑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与趣味设计,例如本节课学习的是快速跑那么体能趣味化设计最好向奔跑类的设计上考虑。(5)合规性原则在设计体能练习时候要符合国家及当地的风土人情,不能违背法律及法规的规定,不能引起学生、家长、社会的不满。(6)德育性原则国家对于体育课堂开展德育教育已经提出多年,所以体育教学在体能练习趣味化设计上要进行德育教育。(7)符合条件原则充分考虑学校现有条件,有什么样的场地、器材才能以此设计互动。例如,设计趣味足球练习,而学校足球训练设备短缺的话此类活动就要减少考虑。

在主持团队的精心引领下,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各抒己见,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研讨出了有效解决体能练习枯燥无味的策略方法,为一线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提升体能练习的趣味性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二)查摆问题及改进措施

1.部分教师缺少深度思考,缺乏实际案例,理论联系实际欠缺;个别教师对研讨话题走过场,流于形式,对研讨帖子整理重视不够,很难提供有启发性的观点和可借鉴的案例。建议主持团队在研讨过程中加强对研讨教师发言的有序引导,将更多可行的案例呈现,以便能够让教师们对展示的时机进行深度探讨、启迪深思。

2.刷屏太快,即使出现一个好的案例也无法进行引申延展,只能匆匆跟帖,对于网上复制、粘贴他人观点的教师应及时提醒,避免走过场,对好的观点要及时推荐。

(以上文字由山东省荣成市教育教学研究培训中心王东升老师,山东荣成市蜊江小学 唐春鹏、张环宸、李英杰、孟健、刘凯、张华鑫、周砚冰老师提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