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2018-05-12 22:06:16)
标签:

中国学校体育

《校园足球》编辑部

官方博客

体育

教育

案例研析栏目总第31位移性动作技能课时设计——以立定跳远(第3课时)为例”研讨小结

一、小结

2018年5月9日晚,案例研析栏目总第31期话题研讨在《中国学校体育》官方BBS论坛准时进行。本期研讨话题的主题是:位移性动作技能课时设计——以立定跳远(第3课时)为例,本期话题特邀了浙江师范大学孙喜和博士担任嘉宾主持。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团队成员全员参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教研员、体育教师共181人共同参与了本次研讨活动,围绕话题,针对以“立定跳远”为例的课时教学设计展开研讨。各位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邱谦老师提供的以立定跳远为例的“感知身体的运动轨迹”的教学设计展开了讨论本期案例是之前以“跳”为例的单元教学设计的具体体现。这次讨论是继之前多期关于单元教学计划的设计研讨的延伸,为以后案例研析课例的研讨成果落实到课堂教学打下了基础。

在单元设计中比较常见的是分别就某一项技术动作的各个技术环节来进行教学,其中的各个课时是以单元为依托,如果将课时内容独立来看,它自身则却缺少一定的完整性。本单元各个课时内容确定为影响单元技术动作的核心要素,围绕技能主题和相关运动概念展开教学并且逐层深入。在单元技能主题统一的前提下,不同的运动概念赋予形成了各个课时。通过运动技能轮可知,技能轮是技能主题和运动概念的结合,从课时层面上看,只要改变运动概念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因素,所表现出的运动形式和难易程度就会完全不同,与之相应的内容也会不同。教学中是否体现了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最基本的就是看教学过程中是否体现了对个体差异的认识,而这种认识则表现为是否将身体练习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将其“教材化”为不同的技术动作或不同的运动条件或不同的运动课题进而观察它们是否处于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以上文字由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三中学付国超老师提供

 

二、统计

本期案例研讨情况经统计,共有来自于全国各地21个省市的181位教师参与研讨活动,共发帖数493(删除无效、重复贴19帖)。

地区

姓名

吉林

高华伟(共计1

 

山东

李宁宁许江善杨正伟丛妮滋隋军晓于周涛付国超

王向阳于金波董佳丽宋晓露罗兆杰 郭志勇

 (共计15

江苏

  庄国安    (共计7

重庆

刘晓云(共计1

湖北

 徐仲书(共计2

江西

  (共计2

山西

秦永乐(共计1

湖南

张正凯张永利(共计2

河南

李时丽(共计1

甘肃

王旭文金智宏 (共计3

黑龙江

 (共计1

云南

赵世贵(共计1

上海

  (共计2

四川

阎光辉(共计1

安徽

李饶饶詹焰平(共计2

陕西

胡宪伟(共计1

新疆

朱顺根(共计1

海南

葛志鑫(共计1

贵州

熊登昌(共计1

浙江

叶泽安严国梁陈昌福 朱云芬史袁波江健勇施世想姜年军汪翼峰任贤降俞培华蒋世杰鲍家祺贾懿楷宋宇驰 方凌娜刘邦玲 王莎莎马晓敏董焱婷何慧慧孙喜和周舒翔欧婷婷蓝英健季程翔陈莎楠何黎瑾曹圆红季永聪  毕宁宁钱学知陈亭吉李可雕谢智坚吴凯卿孟凡东王同亨 方凌霄杨文燕林露娜陈嘉豪陈建洋王丹丹赵焕雨 江泽波项盈盈周若卿边佳豪张铮霖陆叶辉许鸿亲叶宇露陈俊奇吴鹏飞钟天威 单晨涛王嫘琦杨文捷郑天薇郑奔涛俞思露叶嘉敏沈家红舒文成王丹樑 裘泽枫吕晨晖俞浩海 邵晓青  林晓慧林东升黄伊雅王焕平朱大鹏赵伟良 姜杭波黄金盟 杨超杰陈经纬胡汉洲郑卫贵盛耀禄、余芳芳周树青陈相印张华键林柯栋周超瑜王思然曹华铮李忠早张柯迪高俊杰黄运达薛俊敏韩文豪苏文博陈德琛陈亭吉李灵潇巫方轩张晓燕田禾雨赵梓豪 王翔宇  陈建榜胡丽佳马勤菲周焱阳李靖捷朱争元曹隆豪黄运达黄赐杰陈东阳章熙之(共计134

北京市

龚朝辉(共计1

 (以上统计由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三中学付国超老师提供

 (编辑:种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