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推荐阅读:“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构建单元策略在路上

(2016-10-19 13:45:22)
标签:

中国学校体育

官方博客

体育

教育

本文详见《中国学校体育》2016年第7期“网研集锦”栏目

“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构建单元策略在路上

余立峰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310012

“案例研析”总第20期话题针对《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出的“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构建单元的策略进行了讨论。从参与研讨的教师们积极踊跃的讨论中可以看出,对“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构建单元的概念分别有怎样的理解?在现行的体育教学中分别有怎样的优势和不足?如果从“技术、体能、运用”三个维度的视角构建单元有哪些意义?构建单元时三个维度的课时分配比例怎样合理?等问题都提出了各自的思考与见解,而且,许多老教师的理解已经达到甚至发展了当初提出这个策略的本意,同时这些教师对“技术、体能、运用”三个维度构建单元在教学实践中切实有效使用持认同态度。

本次讨论中主要存在的疑问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对文本概念理解差异造成的概念性疑问;第二类是体育教育观念不同导致的理念性疑问,这其中有的也兼有操作性疑问;第三类是操作性疑问。

 

一、“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构建单元策略提出的本意

首先,变小单元为超大单元。在教学大纲时代,单元教学计划是在学年和学期教学计划编制完成后才进行设计的,而现在使用的《课标》中的单元教学计划是在水平教学计划编制完成后将要设计的。因此,虽然同为单元教学计划,但是实践中计划的时间跨度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教学内容的容量也大大增加。

其次,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促进学生学练的趣味性和有效性。“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构建单元策略的提出,就是要引导和帮助教师打开设计思路,通过不改变技术教学为核心的体育教学本质,借用教材作为一个教学媒介所包含的全面育人的价值,从一个不同的视角设计练习方法,一方面大大增加了练习方法的数量,另一方面使得教学的多样性成为现实。

 

二、“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构建单元在实践中易存疑问点

1.“技术”、“体能”、“运用”中的体能和运用与通常的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在本次讨论中,部分教师由于不清楚“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构建单元策略中关于三个维度的概念指向,仅从文本字面上理解,就出现了不同的观点。如,有的教师一看到“体能”,就只想到“体能课”和如何发展体能,看到“运用”就只想到项目内的运用和比赛。实际上“技术”、“体能”、“运用”中的技术维度源于某个技术动作作为教材内容,分析其教学内容有哪些即教什么内容,其中“技术”本身就是要教的一个教学内容,除此以外,用这个“技术”发展体能的方法和这个“技术”的运用方法也是我们要教学的内容,因此,又出现了“体能”维度和“运用”维度。所以“技术”维度是将技术本身作为教学内容,“体能”维度是用“技术”发展体能的方法(更多的是从设计方法的视角思考,体能的增量是需要在掌握方法后利用课内外长时间的练习才能达成),“运用”维度是“技术”的运用方法。

2.技术学习“会”的标准决定如何运用。

讨论中以及前期研究过程中,教师们提出疑问比较多的就是,技术没有学会,怎么可以马上运用呢?关于这个疑问,讨论中一些教师的观点与我们设计的本意相同“运用”维度期望教师们在技术动作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掌握程度,设计相应的“运用”环境,让技术更多的是在环境中学练,改变以往就技术而技术的单纯重复操练模式。

3.“技术”、“体能”、“运用”三者课时分配比例取决于教材功能价值和教学对象特征。

本次研讨中关于课时分配比例大家疑问较多,这也是我们在实践研究中感到比较困难的一个点。因为教学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一个单元构建时三个维度课时量分配的不确定性,而我们在《纲要》中提出的有关比例建议,即,田径、武术等的比例是1:2:1,球类的比例是1:2:3,这是基于不同教材功能价值的考虑。实践中最终比例如何确定。

4.“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构建单元是单元设计层面的策略。

“技术、体能、运用”三维构建单元,针对的是课程层面(相对于课堂教学),即单元设计时的一种策略,主要目的是在于通过这样的方式,确立一条实现用教材教的操作路径,期望教师用这种思维去构建单元,然后到课堂教学实践时自然实现用教材教。

不能简单地说成是技术课、体能课、运用课,无论哪个维度,在课堂教学实施时,技术一定是主线,因为“体能”维度是“用该技术发展体能的方法”作为教学内容,技术还是在的,同样运用是该技术的运用方法作为教学内容,技术也在,因此技术始终是教学的核心。

5.每个单元是否必须都有“技术、体能、运用”三个维度要视教材特征而定。

“技术”、“体能”、“运用”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技术”是新授、“体能”是复习技术、“运用”是更高层次的复习技术。《纲要》在水平一和水平二的内容标准描述中,基本采用“多种形式某某方法与游戏”、“多种形式的某某方法”等呈现方式,这是基于这个阶段的教材内容是以发展基本活动能力为主的,如,走、跑、跳、投等,而这些简单的教材内容,常规的动作方法学生都是会的,只是会的程度不同,因此在教学时并不需要专门的技术新授,通过教学改进动作方法,提高动作质量是主要目标,由此,在单元构建时,“技术”维度就不需要分配课时。

 

三、“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构建单元策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经过近3年我省广大一线体育教师的共同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效和经验,但随着事物的发展和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必将继续完善和改进,更期待通过这次《中国学校体育》平台的研讨,得到全国各地专家和教师们的智慧指点,为形成更加成熟的操作策略奠定坚实的基础。

“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构建单元的策略,在实践中从思路转变为实践操作时,仍然有许多具体问题需要研究解决。从本次提供给大家讨论的案例也可以明显看出,在单元目标的描述、单元中课时内容的描述以及单元教学策略的呈现方式,多少能够体现出“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构建单元的理念和要求。但是课时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仍然没有很好地体现,特别是“体能”、“运用”两个维度的课时,跟原单元设计呈现方式没有区别,主要是缺少了对练习方法学习的要求和标准,重难点缺少“方法”的指向,需要在后续的研究中重点寻找解决策略。 

本文系中国学校体育2016年第7期“网研集锦”栏目“案例研析”子栏目专题文章,欢迎各位老师关注

编辑:种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