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煜全:做好精细业务运营

(2009-06-11 15:11:24)
标签:

电信

互联网

王煜全

业务运营

移动应用

it

分类: 咨询师观点

王煜全:做好精细业务运营

 VAS 2009“第八届电信业务暨绿色移动应用高峰论坛”于2009年6月10日——11日在北京京都信苑酒店召开。本次论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主办,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增值服务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绿色手机文化建设联盟联合承办,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以及Tom、空中网、掌上灵通、因特瑞思等为特别支持单位。

以下是Frost&Sullivan首席咨询顾问王煜全演讲实录:

Frost&Sullivan首席咨询顾问王煜全:前两天参加另外一个会,我改了一下题目,因为用户需求在近期还改善不了,所以难得讲了。

对运营商来说用户需求在近期不是改善的重点,因为现在竞争压力是第一位的。对产业来讲,我们喊了好几年根据用户需求设计产品,但是我们好几年也提出这样一个疑问。

一方面的需求方是一些小孩、年轻人,在日本这是很典型的,在东京街头女中学生是日本电信业务的推动者,但是研发人员还是每天看着电脑,这些工程师的娱乐与市面上的娱乐差的很远,这些桥梁怎么架设,就需要有人传递这些信息。把这首需求传递到开发人员中去,这个做起来也没有太多的商业价值,也没有人为这个研究付钱,所以我也没有想到好的办法。

我希望有改善的可能性,现在中国有越来越多移动运营软件开发公司,他可能是未来的桥梁,一方面不是传统的开发者,像中兴、华为一样的,能够对实际的东西有了解,他们本身是玩家,比如今天很热的话题,手机游戏,这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许多手机游戏的开发者自己也天天在手机上玩。

鸿沟如果不能被跨越的话,未来的发展还是有阻碍的。今天就干脆谈一些更直接的东西,我们总结八个趋势,一个未来和三个机会。

未来会呈现什么样的情况,我们怎么把握呢?尤其是3G来了以后,现在许多风险投资的朋友也跃跃欲试,希望加大投资力度,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利好。

但是这个利好不够,整体来讲电信业务还是充满问题,一个是SP在走下坡路,另一方面新的应用叫好不叫座。我前天参加一个会,他们说许多应用,但是主持人说这是老声常谈,能不能提新的东西,说起来有很多的应用,但是让我们兴奋得东西不多。

还没有到兴盛和繁荣的阶段,现在来说像是一个低谷阶段。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在政策上受到的影响非常大。我后面会讲应该从国际上怎么看这个层面。

至少在中国行业政策一直是很暧昧,当初小灵通被暧昧成很大的产业,到今天要被掐死掉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的是系统性的策略制定,但是看起来系统性从政府部门来讲不是很够。

所以这样的暧昧态度一直在主导,以至于天翼喊了这么久,什么时候能够推出来还是一个问题,这个政策还会延续很久。

下面打擦边球的事情还会不断地出现。前两天据说运营商被叫到国信办去讲手机报不能做,之前有类似的时候,国家对内容的控制也很严格,这两天有一个新闻,以后卖的所有电脑上装一个过滤的软件,这个挺起来很滑稽。

我们看到一个很大的问题,所有的事情你可以理解,在政府认为做的还挺好的,所以要打击。像某一个家长有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很有能力,但是经常惹祸,所以必须要严格管理,有能力才要管,但是有能力有会有事。

我们今天谈的能力很弱智,我们认为电信做的好,其实差远了,这中间如何做到突破口,这是需要做的。

第二个层面是运营层面,我说一点真话,在座有运营商也包涵。

运营商一定会打价格战。用户增长导向KPI的制定,所有的运营商KPI是什么,一定是新增用户是多少,只要新增用户,就通过什么实现,就是价格战。我们都得到自己想要的新增用户数,可是用户的质量大大下降,第一个是贡献值大大降低,第二个用户质量降低。

改变KPI是任何人不敢做的,这是要理解的,这是历史大势,所以只好打价格战。

运营商三家开打叫三国演义,最后叫三三归尽。最后是归司马家,司马懿先帮魏国做大,之后司马昭跳出来要换政权。

总的来说,大趋势是三五年以后运营商的控制力会大大降低。这个漏洞出现在那儿?一定是无线互联网的开放化,这会带来许多的机会。你再思考前面讲的政策层面的问题,无线互联网的机会经常受到政策的冲击,所以我建议你先做司马家,与运营商做大了再说。

我听到两种说法,一种是运营商认为机会来了,还有一些大的手机厂商也说机会来的,我认为不是那样。他们习惯了封闭操作,他对开放性了解不够,大家集中在运营商之系统里面捣乱,还不知道在诺基亚的系统捣乱,如果大家知道运营商的系统比诺基亚的系统还小,他们却不懂怎么做。

他们不懂得如何与政府协调,不懂得把自己的地位提升。

山寨机中国有这么多人用,到今天还被人骂,除非你被招安,是宋江同志努力的结果,但是山寨的人没有去努力。

这是幻想,一个是草寇认为自己可以大展拳脚了,另外正规军认为自己可以正规作战了,这也是没戏。

机会在应用层面上,我有一个体会,这些应用都是从互联网搬过来的,很少有真正为移动设计的应用,移动的特色是什么?你做手机游戏,他和互联网的差别是什么?他是质量更差,速度更慢,如果更差的东西有什么做头?手机游戏火起来了以后,未必今天是赢家。做互联网的人想,我们分一些人做手机游戏,他们的经验更好,因为做游戏的设计,尤其是大型游戏核心是社会结构的事。我在这个游戏里面玩游戏希望规则制定的舒服,如果这个社会规则合理,老百姓会长期在里面玩。

搜狐分出来的游戏公司在国外已经上市了,他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在里面玩的非常舒服。我问一些SP,他们说我很有科技含量,我把图片切到适合不同的手机,这是挣眼说瞎话。后来他们死了,今天也是这样,如果你们不深入挖掘用户的需求,也可能会死。

我不断问自己,凭什么可以生存?今天许多的应用在许多年后不存在,只有抓住无线特色的才能生存,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许多其他行业开始大量运用无线业务,人家别的领域做的很好,积累的用户,他可以开始做服务的,他目标不一样,他是不指望盈利,而是指让用户满意,这就比盈利强得多。我说的行业应用是在行业里面拥有大量客户的企业会想办法增加特色,比如银行业、零售等等,这些都会出来。

像淘宝网这样的企业,在无线领域里面有市场的空间,如果我想在手机上开始做手机淘宝网,对不起,不是有太大的机会。

不是在无线领域有什么生存,而是我作为整个社会中的无线企业怎么生存。

由于山寨机的贡献,手机的价格越来越低,价钱低以后卖手机就好,但是价格低也会出现游戏机模式,我这个设备是赔钱卖的,但是里面的应用是花钱买的。我们要把硬件和软件结合的SaaS模式,我把硬件给你,但是你使用硬件的时候使用了我的服务和广告,我就能够赚钱。

另一方面,硬件也有很大的差异,我记得好几年前,项立刚讲我们要搞技术的设计,我们那段时间也在呼吁音乐手机怎么才叫手机,因为所有的手机都能够听音乐,我们当时开玩笑说你应该叫“李宇春手机”这个手机都长得像李宇春,而李宇春所有的新歌都会下载在里面,这一定会有市场。

随着手机个性化的成本降低的时候,一定会出现许多的特色。而且主要的特点是手机第一功能不再是通话,iPhone是一个例子,他的第一功能是浏览网页。我们运营商就有一点半,看他成功了,就说我们是浏览网页,其实浏览网页没有特别的诱惑力。

我们中国是娱乐为主的国家,完全可以做游戏机来,可以做出自动下载的mp3来,可以做许多的好玩东西来,但是完全没有必要叫手机,但是里面含了Sim卡。

未来应该有一个手机,但是里面含有若干个含有SIM卡的,叫消费类电子。我老上CES网站,常看这些产品那些可以加一个SIM卡移到中国来。

说了这么多趋势,市场最后呈现什么状况?电讯价值最大化出现在什么地方?我们叫网络的智能化和社会的智能化。大家都知道日本UGopo(音),不是在这个地方建设一个无线城市,用无线网络覆盖了,这还不具备智能。

我想人是有智能,这个怎么实现呢?我靠反馈环,我有身上有接受刺激的神经原,还有运动神经原,再往后有神经细胞把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中,或者把大脑的信号传递出来,最核心是有大脑,有中央处理装置。真正网络智能化有运动和感受神经原,有传递部分,有中央处理部分。

现在的网络是什么网络呢?只有一部分,即中间网络传递功能做好了,没有大脑,没有感受器。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中国电信研究这个系统如何搭建,绝没有今年的江南春,其就是网络展示给周围的视觉信号,这个是傻的,不管谁路过都发一样的东西。你可以自动识别周围的手机号,根据他们的信息分析行为特征,然后发相应的广告,这是最有效的。

这三者联系起来的时候,未来的网络可以做无穷无尽的事情,这是智能化。

我现在花许多精力的研究,包括网络可以实现即时,实时能够把群体做的事情抽出智能的部分,辅助我做事情。这里面最典型是实时交通管理,我的行为轨迹会被分析,交通状况也会被分析,交通堵塞的同时,别人怎么分流交通也给我想到,然后给我最好的路径使我上下班。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整个网络有智能的时候,社会会先进。

日本人做的很清晰,在第一阶段做基础网络的布设,第二阶段实现智能化的核心要素是有功能单元,我有许多功能,按上这些神经原以及中央处理装置。

你们进来了以后,我们可以感受到,但是你们的行为特征在中国移动的某个数据库,我了解这些以后,可以推一些产品。如果大家在酒吧或者是卡拉OK里面,所有的手机号被发到四川中央音乐平台做对比,会分析这些人音乐特征是什么,如果80%人都喜欢Hip—Pop,而且是绝多数人没有听过的,而且会发一个故事。

这是两个例子,当整个网络布满各种功能单位的时候,当智能功能越多的时候,你能操作的事情就越完善,所以为什么我们人需要五种感官,眼睛、耳朵、鼻子都要存在,你的感官越复杂,你要完成的事情越复杂,这是未来的必由之路。这也回答前面运营商经常问我的问题。

当无线互联网都开放的时候,他都可以去歇了,但是在网络建设的基础上,你建立成智能单元,你可以活的非常好,别人可以在上面架构智能单元,这样运营商可以活的很好,大家都可以活得非常好。

那样中国移动也不比把诺基亚做假想敌。

未来有三个机会,第一个是社会网络,电信网络最大的特征是所有人聚集在一起,网易的口号是网聚人的力量,什么人的力量呢?所有人的智慧。

我最近在互联网周刊开专栏写人类智慧的问题,我在写的时候经常用一些资料,上百度或者google搜索,比如我用一个例子,上世纪30年代美国不允许叫《进化论》,我很模糊搜索,30年代、有关进化论的官司,网络已经能够把人显性的东西聚合到一起来,但是有一个问题,隐性知识如何汇聚。每个人有想法,但是这些想法如何汇聚呢?

这里面就有第二个问题,集体智慧。把所有的智慧放在一起就是集体决策。在维基百科里面也有这个,比如美国大选,这是集体智慧的表现,但是我认为不够,他们四年才清醒一回,如果我们的网络和无线互联网使集体智慧显现出来的话,人类的智慧会更高,因为要靠网络的实现。

第二个人际交往很有效的,六度分隔是一个理论,每六个人可以找到世界上任何一个人,但是我从来没有找过,所以这个连接是无效的,我在现实生活中都会与一些人联系,要把强连接和有效弱连接找出来,而且要把我想推广的应用联系起来。

比如我一个强连接是我的亲戚,你想让我卖东西给他,这是无效的连接因为我不可能卖东西给他。这个东西学问非常大,Facebook花许多的钱研究这个怎么用的。国内一个社区网站的老大,我与他说想与他研究一下,他说我没有空,正在忙把facebook搬到国内来。

这是非常悲哀的。

在google之前已经有搜索了,为什么他可以做大呢?不是因为他们的编程,他们思想非常牛。以前搜索的模式叫配合,谷歌出来了以后,要评价一个人是否认识人多,不能问他自己,但是问他周围的人,你是否认识这个人,一问就问出来了。所以谷歌不是技术领先,而是思想牛。

我刚才讲六度分隔、长尾理论、小世界,美国的理论很强大,我们抄他们不会成功,美国在无线领域不强大,强大的是日本。你抄美国是错了地方,美国的电讯比我们差,要抄也是要抄日本。这是我们一个机会,我们在无线领域做到最好,就可以超越所有人。

第三个机会是网络智能化,我跟运营商讲你如何实现网络智能化的路径,但是价格战还在打,他们只在做一层,把网络都覆盖好了。这个时候谁覆盖了功能层,谁就是将来的赢家。

你在上面覆盖一层,利用其接入能力,加上你的核心功能,其他的应用只有基于你的功能,加上他的网络覆盖才能完成。

这个功能层的布设使网络实现智能化也是可以的。

这个机会也是非常大的,所以未来真正大的机会在刚才的三项上,这三项都需要认知的突破,而不是照搬照抄那个应用就可以做好了,所以我认为今天的许多都不合格,因为都不脑,为什么人类演化出来了,不是我们比恐龙更强大,而是因为我们比恐龙的脑子更大,所以希望未来看到脑子大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