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云山二日(中)
标签:
旅游安徽齐云山 |
分类: 华东--江浙沪鲁皖赣闽 |
早餐是昨天剩的紫藤花腊肉炒米饭,香喷喷我吃了两大碗!深切体会了能吃是福的真理,这一天也就靠这两碗炒饭撑着走了一路,傍晚5点才吃上第二顿呢。饭后跟长生楼的网络红人小琴仔细询问了一下今天的游览路线和下山的路径,果然是个和气又耐心的小姑娘!买了她家的一大袋香风茶,打了个包挂在背囊上,模样十分古怪,好在这山里没人认得我。*-*
昨天只是匆匆路过,今天先把月华街再好好逛一遍。据说这天上的街道总共只有28户人家,就含了8个道观,齐云山的道士是可以结婚的,因此他们中间有很多都是道士的后代。山上的街道很干净,也许因为地势高,没见到蚊子苍蝇,更加显得洁净,粉墙黛瓦的徽派民居在湛蓝天空的印衬下格外出跳,偶尔还可见到红墙的宗教建筑,相机屏幕上的色彩十分饱和浓重,纯净得好像雪域高原。
玄天太素宫依山而建,9年前来时还在维修中,今日得以一睹真容,却还是一副半破旧的模样,九年的时间可以将一座新楼催得破败如此,更何况我易老的红颜呀,呜呼!
回到长生楼附近,浮云餐厅和望仙楼之间的那条小道就是通往后山的必经之路。我们的第一目的地是方腊寨,而第一个岔路口那奇怪的指示牌就让我弄错了方向,哼哧哼哧爬了好久,才看到一座“赏月楼”孤零零的竖在一个小山峰上,怎么看都跟方腊还有寨洞毫无关系啊?绕着它转了一圈,满腹狐疑的折回去了。后来才知道,继续往前有个下山的路,往下走一段在一个峰回路转处便能看见“最高峰”!救命哦,谁知道看最高峰还要走一截下坡路呢?我还以为那是山背后的村子上来赏月的道儿呢!什么AAAA级风景名胜区,连个指路牌都画得让人看不明白!
好不容易返回到那个岔路口,踏上继续寻找方腊寨的征途。经过风虎关石坊,遇见玉虚宫——一个嵌在山间的古老道观。三个殿堂全部是利用自然形成的山凹洞,再依山搭建了出挑的屋檐和维护墙体,以遮风避雨,很古朴,也算是古时候的原生态建筑了。正殿的顶壁上还有三位骑云驾鹤的小仙人,不知是何方高人,恕我对道教的无知,只收录在相机里做个纪念。
看见五老峰,便是去往方腊寨山路的起点了,指示牌上标着有2.5公里的路程,想想刚才去赏月楼的那0.5公里就让我们走得腿软不禁有点打小鼓,休息了一会儿顺便短信咨询了一下顾mm,回信说是不去要后悔,只好咬咬牙往前冲。沿路开满了彼岸花,这花虽然很美丽却也有点诡异,听说通往黄泉的路上只开这种花叶两不相见的引魂植物,再看看那阴森森的山路和两旁盛开的花,心里长满了毛。既来之则去之!给自己一点鼓励,呆呆往前冲啊!转了几个弯,方腊寨的小楼竟然就出现在眼前了,再次证明那指示牌上的数据是乱写没有根据的!我要投诉!这些设施太不配这75块的门票钱了!无限风光在顶峰,在小楼的观景台上远远眺望,山风阵阵吹走满身的燥热,真想坐在这里享受着天然空调等到天黑数星星。
路还是要走的,再次折回刚才的休息点,朝前经过了竹筏售票点,在那里岚丫头买了两瓶水,立时抬头咕咚咚的就干掉了一瓶,可怜的丫头显然是渴坏了,一路上就抱怨着当初没有多带一瓶水,我喝水的时候还一边眼巴巴地看着我的瓶子,一边咕哝着:“你喝水好省哦!还有好多水哦!”弄得我很不好意思地分了她一半。看来这丫头是不能陪我去敦煌了,除非开辆洒水车。
又到了个岔路口,往楼上楼方向,我们选择了当地人指点的“土路”,经过一个水库,发现一座很简洁朴素的廊桥,而山里的生活就像这廊桥一样简单朴素,坐在桥上凭栏小憩,我掏出从南京背来的瓜子,向岚丫头极力推销,其实瓜子放在背囊里也没多少分量,只是想共同分享面对满目青山时这种悠闲放松的感觉。嗑了大半包瓜子,在廊桥上呆了差不多40分钟,拾掇一下继续前行。这土路似乎很少有人走过的痕迹,脚下分布了片片湿滑的青苔,岚丫头大概刚才体力恢复得不错,大步流星走在前面,我就低头跟在后面,小心不要在这深山老林里摔折了胳膊腿儿。突然岚丫头滑了一下并回过头来一脸惊恐的用手指着前面,顺着她所指的方向,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前方十多米的地方跑过了一头大黑猪,而它前面似乎还有只小灰猪的胖蹄子瞬间消失在旁边的灌木丛里!“野猪!”我俩瞪大了眼睛四目相望,太恐怖了,我从来就对动物有恐惧感,岚丫头显然也好不到哪儿去,掏出手机发现没有信号,掉头便往回跑。好不容易奔回廊桥,岚丫头打了个电话给长生楼的小琴想从她那里确认野猪是否有过伤人的纪录,谁料小琴同学也没见过此物,只是说应该没多大事,看来野猪和村民一直都在和平共处着,并没有什么前科。我也给顾mm短信汇报了一下野猪奇遇,以免我们之后发生什么意外也有人知道我们的去处,而不至于被认为是人间蒸发了,好悲壮的说!
商量了一下下面的方向,我不是很坚持去楼上楼,尽管顾mm说那是个值得去的好地方,可这山里面遇到野猪也许只是前奏,谁知道后面还会有什么样的华彩乐章,在这种状况下,我倒宁愿坐着竹筏顺江而下,哪怕顶着热辣辣的太阳。可是岚丫头虽然提议的时候底气不是很足,可还是能看出她比较倾向于坚持原来的路线。虽然不清楚她为什么坚持,还是咬咬牙决定奉陪,豁出去了!
一路几乎就是埋头走路,身体明显没有之前那么放松,心情也跟着有些许的紧张,虽然头顶绿荫如盖,还是把我心爱的小伞撑开扛在肩头,给自己一点心理安慰。好不容易走出了这段野猪路,转而来到一片长满荒草的开阔地,正中间一条步步高升的石板路两侧长满了一人多高的杂草,虽是盛夏,却分明是一派萧瑟的氛围,只有一座孤楼寂寞的竖立在这片荒草间,让人好生感怀,无奈才疏学浅,满肚子的词儿却串不成个诗句,只能忿忿的望一眼“白云关”的牌匾,空遗恨。揣测着这里以前会是个什么样的去处?也许曾经是个热闹的关隘?
(续下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