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情怀文人匠心——读《李云飞作品集》有感
(2012-07-19 11:24:23)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散文 |
人世间,有一种最珍贵而雅致的交往,便是文人之间的书和信、字和画的交往。那是一种情怀与文心的相印相拥和智慧感悟的共同感知与升华。
两年前的一天,我收到李云飞先生寄给我的三本小书。书中还夹着他写的信。信中表达了想请我为他以后的书出版写个序言的愿望。现在他真的将《李云飞作品集》书稿寄给了我。惦量着尚未细读的书稿,我心里并不平静,我仿佛感触到了作者真诚和信赖的目光。其实,我并不认识李云飞先生,是在读了他之前寄给我书后,才认识了他。从此,脑海里便有了一个令人难忘的审计干部的印象。
这个《作品集》所收集的文章是两类:一类是作者在从事审计工作的实践中,总结出了很多颇有见地的理性认识,工作经验,以及由审计的客观环境与尖锐现实状况引发的沉重思考。这些文章,我以为即使不是做审计工作的领导和干部,读一读也是会很有启发的,因为作者从更大的广度和深度上诠释了审计工作的重要性、科学性、法制性和社会性的诸多要求及影响因素,实际也是他对从事审计工作的心得和经验之谈,因之亦弥足珍贵,值得一读。如《审计人员应该具有的思维能力和审计方法》一文,我以为写得相当的中肯、慎密、精彩。既有很强的逻辑性,又极富科学性,既包含哲理,也有心理学的探究。如果没有丰富的审计工作实践经验和理论素养,认识飞跃是不可能达到这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知和行的辩证思维高度的。另一类是属于杂谈和评论之列的文章,我认真翻读,最直接的感受是作者对自己要说的命题(问题)坦荡、赤诚,毫不掩饰自己所思所想,而且褒砭分明,言辞恳切,令人读后不能不掩卷深思。至于作者写的对他所喜欢的作家和作品的笃意评论更是心有泾渭,眼有高远,文有激情,言有真情。如 云飞先生在对罗永常写的《血祭共和》中所言:
您的这部作品,不仅描述了宋教仁不仅是辛亥首义的功臣、民主主义的化身,而且还是真正的爱国主义者。纵观历史,我们发现,宋教仁们是中国的第一代具有现代意识的知识分子。何谓具有现代意识的知识分子?除了他们都是强烈的民族主义者和反帝国主义者外,就是开始把爱国与爱朝廷不等同起来,宋教仁是其中的佼佼者,这就是您在作品中描写的“间岛问题”。
……
如果没有对辛亥革命和对宋教仁历史的一定了解,单凭您的这部书,是很难使读者对宋教仁有着全面透彻的了解的,您应该浓墨重彩,扩充篇幅。或者择一中心事件写一卷。再就是您缺少一份传主的年谱作为附录。是否妥当?请酌。
就这两小段文字,可以看出云飞先生对文学作品的批评,都深蕴着一个审计干部的赤子情怀与高洁文心,不能不让人钦敬!
我一直是这样认为从政者为文是一件好事,可以让自己的头脑更清醒,思维更活跃,感情更丰富,阅历更宽远,品行更为高洁,人格更有魅力,生活更见风雅,情趣更富诗意。
李云飞先生这样雕塑和完善自己的人生,我从心里为他祝福。而这个祝福,我愿滔滔不息的沅江之水,浇灌他生命和智慧的长青树,在今后的岁月结出更丰实和光泽的精神生活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