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笔下酸楚自风流——读《燃烧的句号》

(2012-07-02 09:49:10)
标签:

杂谈

分类: 散文

    我不认识肖兆 平先生,是读了他写的人生自白书《燃烧的句号》认识了他。这种认识虽然是局限的,抑或也是浮浅的,但有一种直觉,这个肖兆平是一个有抱负,经得起磨难和诱惑的血性之人。当一个经历了无数岁月的风霜、心灵和生命的煎熬与颠簸,人生的扁舟渐要靠岸的时候,竟能静下心来,梳理自己走过的漫漫旅程,回顾曾经的童年履痕;花季歌谣,青春梦想,壮年激越,以至晚暮的明霞,该会是一种怎样的心境和情怀呵!

 

日月如梭,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半个多世纪,对于每一个自然人来说,意味着走向衰老。而对于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共和国来说,却意味着年轻和成熟。回望半个多世纪走过的风风雨雨的岁月和坎坎坷坷的历程,一代同龄人比谁都感到亲切。因为一路走来,岁月沧桑,道路曲折。

……在反省和沉思中,我萌发了搜写自己人生轨迹的念头。我想,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与新中国一起诞生,一起成长,一起经历了各种风风雨雨。我们应该记下自己的经历,努力折射共和国的发展历程。

——《燃烧的句号》引子

 

这是一种异常宁静和理性的思考,也是一次颇有文化价值和感情记忆抒写的文字旅行。作为一个“搞了大半辈子文字工作,不知划过多少句号”,并深知句号的内涵和象征意义的新闻工作者,在花甲之年能够写出这样一部厚重的人生自白书,实在让我感动和欣敬!

我也是与新中国同龄,还是肖兆平先生的老乡。他所经历的世事沧桑,岁月风雨,命运颠簸,生命冷暖乃至道路坎坷,人生选择,在一定意义和程度上讲,我也有着共同的辛酸、苦闷、困惑、激奋与沉重、舒展、欣慰和弛张。历史是一面镜子,时间是教科书,自然是仁爱之神,社会是人生之师。细细想起自己经历的事情,走过的路,一点一滴的感触,一步一行的足迹,曾经怎样的求索、徘徊、拼搏、精进、忘我、倾情,就极自然地让我们的心灵步入一个悠长和深邃的历史长廊,去寻觅那太多的纯粹、兴奋、失落、感伤、美满、月白花残和春风杨柳。因此,我要说读肖兆平先生的《燃烧的句号》,实际上也会让我们情不自禁地去读自己的人生履痕,生命旋律和心灵诗篇。

 

人生和仕途比较顺利的三弟说,要学会“海纳百川”。过去的事情就让他过去,没有必要再提起。何况时过境迁,过去的恩怨还提它干什么。

……直到年过花甲,我才真正明白:尽管自己(曾经)承担了莫大的委屈和牺牲,但那是特定时代所造成的。无休止地仇视和怨恨加害者,只能使自己的心灵更痛苦。而宽容他人,却能让自己的心灵获得自由,生活更加愉快。

——《燃烧的句子》第八章162

 

其实,书中还有很多充满哲思和智慧的人生体验的感悟之语。为何我偏偏要摘寻这段平实而诚挚的话呢!道理很简单,从这段话里我们可以窥见作者的仁厚之心和宽远之怀。在人生的世界里,如果一个人不能超然入世出世,更多地为他人着想,为江山折腰,为民族泣血,何来鸿鹄之志,感恩之情,壮烈之胆,日月之魂呵!就文人内蕴而言,我一直以为,做人必有江海胸襟,大地情怀,泉石清韵,梅菊风骨。

 

独步海边游,寒气袭心头。

一片黄叶落,方知确是秋。(可否改为霞染秋)。

只是时已过,观见枝上柳。(可否改为岸上柳)。

但愿春日来,遍地绿悠悠。

——《燃烧的句号》第十章191

 

这首诗是北平先生在复员前夕写的,读诗可以知道他当时心情仍然是壮怀激烈,颇有梅菊风骨,泉石清韵的诗景画境。“就这样,我为自己多姿多彩的军营生活划上了句号,这是一个色彩斑斓的句子,一个经历磨炼的句号,一个走向成熟的句子。”是的,人就是这样在生活的不同场景、时间和片断里会划上各种各样的句号,然后又开始书写生命的顿号、逗号,甚至省略号。

也就在这个时候,我也复员回到了自己偏僻的故乡。

我从此开始的人生跋涉同样划着沉重的生命符号。

今天我读北平先生的人生自白书,除了要表达对一个战友在半个多世纪的生活和工作历程中,做出的顽强努力,忘我劳动,创造的不凡业绩,收获的思想、文化、情感、梦想的珍贵硕果与记忆的深切欣慰,更多的则是要祈愿他:常思旧友衷肠话,笔下酸楚自风流。人生自白无句号,爱晚亭前好品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