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夕阳浮上西山巅的时候。
山林森森的乡野变得清冷起来。吉普车在弯曲而坎坷不平的盘山公路上颠簸着。司机紧锁着眉头,有一种如履薄冰的神情。透过车窗玻璃,我看到了高耸入云的大围山脉黑压压地矗立在公路两边。再往路下看,便是蓝幽幽的大山峡谷,升腾着薄薄的雾气。
我对县委陈书记说:“天色已晚,是不是不去千秋村了?”坐在后座的公社胡书记也说:“到千秋村还要步行十多里路,可能返回时天会大黑。”陈书记没有吭声。我知道他的脾气,他要做的事你多说也没用。
车子继续颠簸着爬山,就像大海里的一叶轻舟,在波浪上摇晃着前进。翻过一道山梁,前面出现了一个宽阔的山坪,一栋木楼耸立坪内,门口还停着一辆拖垃机。公社吴书记告诉我们,车子只能开到这里,以后的路就要步行了。
跟在胡书记的身后,沿着山间的羊肠小道穿荆棘,钻竹林,我们向千秋村走去。走了大约一个小时,终于来到了千秋村。千秋村是大围山上一个最贫困的村。这里居住着百十户人家。住在山腰的村民,下一次山都得半天时间。老乡风趣地说:“我们养的猪卖到山下去,像做新娘,得用轿子抬。”进入大山怀抱,只见满目绿树葱茏,梯田爬上云霄,竹林似海浪摇荡。
走进一家山边农户,家里住着两位老人,都已年上六旬。老婆婆用沾满灰尘的瓷碗给我们泡满茶水。说真的,我实在不敢喝。但是,书记却痛快地喝了,我不得不喝。老人告诉我们,她有一个女儿嫁到了山外,只是年头年尾回来看一看。从村长那里我们了解到,这个村子的女青年几乎全嫁在山下的土段里,留下的男青年都娶不上媳妇,原因就是山里贫困。听了老乡的介绍,书记深沉地说:“不治山里贫穷,这里会绝种啊!”村长说:“我们想搞包产到户,发展生产,可公社总是态度不明确。”陈书记没有说话,只是用眼睛瞟了一下胡书记。临走时,书记从口袋里掏出20元钱,嘱我返回去转送给那两位老人。
天色已经全黑下来了,整个大山像一个苍老的巨人,把我们抱在怀中。我们感到它胸膛无比的阔大,感触着它强劲的呼吸,心里有一种悲壮的苍凉感。这时候,书记决定不回公社住,要在山里住。这可把胡书记急坏了,这样贫困的山村,把县委书记往哪里搁呵!村长也慌了神,大家一时沉默不语。书记看出了他们的心思,忙说:“你们不要作难,吃住之事我已考虑好了。”我说:“住哪里?”“千秋小学!”
千秋小学座落在一片竹林掩映的山坡土坪里。村长领着我们沿着山边的青草小路匆匆前行。行至学校门前的操坪,透过窗户,能望见校舍内有依稀的灯光在摇曳。村长大声喊:“有人吗?”“有人哩!”随着回声,从黑洞洞的教室内一间亮着昏黄灯光的房间走出一个农民模样的教师。村长说明了来由,那教师吃惊地望着眼前的县委书记许久没有说话。
“住这里欢迎,正好今天有两位民办教师回家有事去了。”
接着这位姓
张的老师,把我们领到他们的办公室,点亮了煤油灯盏。昏黄的光芒照耀着我们,大家都会心地笑了。村长和张老师进厨房做饭去了,我们便随意翻开了桌上的学生作业本。
只一会儿,村长端来了米饭,还给我们每人煮了两个鸡蛋。书记对张老师说,你又没有喂鸡,就不要煮鸡蛋给我们吃,萝卜酸菜就行了。张老师说:“这是我替学生交学费,学生用鸡蛋还钱,不是我自己去买的。”
那天晚上,村长回家去住了。我们4个挤住在这所大山深处的小学校里。我和书记睡一床,很晚了,我发现陈书记并没有睡着,他总在轻轻地翻动身子。书记也发现我没有睡着,于是他说:“小谈,看起来下一步县委必须大胆地推行联产责任制。像这样的贫困山区,不包产到户就无法摆脱贫困。你记住,回到县里要扶贫办的同志一定来这里,帮助解决一些发展多种经营的资金、肥料等问题。”
大山的夜是神秘的,也是恐怖的。一阵山风吹过,便是阵阵惊人的林啸。我感到在窗外竹枝上摇曳的星光,散发着袭人的寒冷,在一缕缕轻轻的鸟啼虫鸣里,时而还从远处传来几声令人心颤的狼嚎。
从千秋村回来后,县委接连召开了两天会议,统一思想,在全县全面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并开展扶贫工作大调查。书记还带头到东乡的溪江村办联系点。我跟他又住进了一个姓陈的困难户家。书记在乡下办点,不忘参加劳动。他挑粪施肥、扮禾、插秧,样样都干,样样在行。他回县里开会,还总要从机关用车拉来大粪送到农村。
有人说他是农民书记,土里土气。其实,他们根本就不了解他。正是这样的书记,才把心贴近农民,才能真正体察民情,了解群众的疾苦,才能在许多人都左盼右顾不敢冒风险时,他果断地作出了推行农业责任制的决定。当时湖南日报社记者部主任梁新春采写了关于他的长篇通讯《他心里只有群众》,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他的秘书,我从他的身上学到了许多许多的东西。我现在感到,最重要的是心里要时刻装着老百姓。
在农村蹲点,看到责任制推行后农村出现的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景象,真让人激动。书记不止一次地动员我写文章赞美这场深刻的变化。我在溪江村的田头,看到那一片绿油油的禾苗,在风里翻动,油然生发出梦幻般的诗意:
山溪涨了满河春水
泼出了一幅崭新的图画
彩色的阳光照进了山洼人家
走过了多少苦涩的日子
今日种田人才抬头说响话
一路“凤凰”撒下喜悦
捎着责任田的欢笑
捎着鱼塘的彩霞……
我国著名诗人未央读了我的诗后,撰文评论。他在《绿色的歌》中写道:“今日的乡村,已不是昔日的乡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现代文明的出现必将撞击古老生活。谈笑是这种变化的见证人。对此他怀着满腔热情。他歌唱责任田、合同书、高山电站、电视天线,还有深山舞会‘街市的风/吹醒了山窝/吹得整个山寨在欢快地旋转/月光旋成明亮的彩灯/鸟鸣旋成悠扬的电子琴……”
这是我生活中一段值得记忆的往事。因为它让我思考了人生的一个重要课题。当你有一天成为一个人民公仆,一个党的领导干部的时候,你该怎样生活、工作,怎样为群众谋利益。
陈书记是农民的儿子,他永远没有离开农民。
中国是农业大国,需要更多这样的农民的好儿子。
我在不止一次地这样想着。
加载中,请稍候......